每日一练: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每日一练(2018/5/15)
【分析解答题】某公司正考虑用一台效率更高的新机器取代现有的旧机器。旧机器的账面价值为120000元,在二手市场上卖掉可以得到70000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清理的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尚有5年,税法规定的残值可以忽略,折旧方法为直线法购买和安装新机器需要480000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预计清理净残值为12000元。新机器属于新型环保设备,按税法规定可分4年折旧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法定残值为原值的1/12。由于该机器效率很高,可以节约付现成本每年140000元。公司的所得税税率25%。如果该项目在任何一年出现亏损,公司将会得到按亏损额的25%计算的所得税额抵免。要求:假设公司投资本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10%,计算上述机器更新方案的净现值。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网考网试题解析:
方法一: 将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旧设备的现金流出,分别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再求出其差额。(即将购买新设备作为参照物,继续使用旧设备与其相比较,将放弃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即现金流出;将放弃的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也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即现金流出。)单位:元 项目
计算过程 现金流量 时间 折现系数 现值 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变现价值 一70000 0 1 一70000 变现损失减税 (70000—120000)X 25% 一12500 0 1 —12500 每年放弃节约的付现成本 一140000×(1—25%) 一105000 1~5 3.7908 —398034 每年折旧减税 120000/5×25% 6000 1~5 3.7908 22744.8 旧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70000)+(一12500)+(一398034)+22744.8 —457789.2 使用新设备: 初始投资 一480000 0 1 —480000 第1年折旧减税 240000 X 25% 60000 1 0.9091 54546 第2年折旧减税 120000×25% 30000 2 0.8264 24792 第3年折旧减税 40000×25% 10000 3 0.7513 7513 第4年折旧减税 40000×25% 10000 4 0.683 6830 续表 项目 计算过程 现金流量 时间 折现系数 现值 残值净收入 12000 5 0.6209 7450.8 残值净损失减税 (40000—12000)×25% 7000 5 0.6209 4346.3 新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480000+54546+24792+7513+6830+7450.8+4346.3 ~374521.9 差额=新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旧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374521.9一(一457789.2) 83267.3 方法二: 如果将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购置新设备的现金流入,分别计算两方案现金流出总现值,再求 出其差额。(即将继续使用旧设备作为参照物,购买新设备与其相比较,将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购买新设备的现金流入;将放弃的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 即现金流出。)单位:元 项目
计算过程 现金流量 时间 折现系数 现值 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变现价值 一70000 0 1 一70000 变现损失减税 (70000-120000)×25% 一12500 0 1 —12500 每年折旧减税 120000/5×25% 6000 1一5 3.7908 22744.8 旧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70000)+(一12500)+22744.8 —59755.2 使用新设备: 初始投资 一480000 0 1 —480000 每年节约付现成本 140000×(1—25%) 105000 1—5 3.7908 398034 第1年折旧减税 240000×25% 60000 1 0.9091 54546 第2年折旧减税 120000 × 25% 30000 2 0.8264 24792 第3年折旧减税 40000×25% 10000 3 0.7513 7513 第4年折旧减税 40000 x25% 10000 4 0.683 6830 残值净收入 14000 5 0.6209 7450 8 残值净损失减税 (40000—12000)×25% 7000 5 0.6209 4346.3 新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480000+398034+54546+24792+7513+6830+7450.8+4346.3 23512.1 差额=新设备流出现值合计一旧设备流出现值合计=23512.1一(一59755.2) 83267.3 续表 年份 0 1 2 3 4 5 付现成本节约额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折旧(新机器) 240000 120000 40000 40000 折旧(旧机器) 24000 24000 24000 24000 24000 增加的折旧 216000 96000 16000 16000 —24000 增加的税前经营利润 一76000 44000 124000 124000 164000 所得税增加(25%) 一19000 11000 31000 31000 41000 增加的税后经营净利润 一57000 33000 93000 93000 123000 增加的营业现金流量 159000 129000 109000 109000 99000 税法残值 40000 预计净残值 12000 清理损失 28000 清理损失减税 7000 现金净流量 -397500 159000 129000 109000 109000 118000 备注 注① 注② 注② 注② 注② 注③ 现值系数(10%) 1 0.9091 0.8264 0.7513 0.683 0.6209 现金流量现值 一397500 144546.9 106605.6 81891.7 74447 73266.2 净现值 83257.4 注①:购置新设备的净现金流量一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金流量=-480000+70000+12500=-397500(元) 注②:差量营业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 注③:差量现金净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净残值+△清理损失减税 【提示】本题充分体现了本科目考试的实务性,要求考生用净现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关键点在于所得税与折旧对投资的影响上。试题设计某公司拟用一台效率更高的新机器取代现有的旧机器给出了旧机器的账面价值、可变现价值、预计可使用年限、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还给出了新机器的投资、预计可使用年限、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等已知条件,要求考生计算出设备更新方案的净现值。本题可以选择三种方法:一是将新机器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旧机器的现金流出,再分别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最后求出净现值;二是将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购置新机器的现金流入,再计算;三是使用差额分析法,分年度分析差额现金流量,再计算净现值。但有些考生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新机器的折旧时出错,造成折旧减税的现金流入全部错误。还有些考生将现金流入和流出方向判断错误,导致净现值计算错误。这些都说明考生对现金流量和净现值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考生一定要对本题予以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类型的考题在历年的考试中已出现过多次,因此要求考生一定要把这道例题反复操练,不但要知道答案的产生过程,更要对解题的思路和题目中特定的项目对所得税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十分清楚,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就可以举一反三。下面,针对本题作一下简要的总结: (1)总成本法下,应该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也就是说,要有正确的“局外观”,即从局外人角度来考查:一个方案是用7万元购置旧设备;另一个方案是用48万元购买新设备,因此,继续使用1日设备时,旧设备的变现收入7万元必须当作现金流出,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2)应注意几个项目的减税效应。旧设备变现减税,旧设备变现时的变现收入一般小于账面价值,若变现,则出现变现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结果会使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从而少交所得税,少交所得税就意味着公司获得了一笔现金流入,折旧减税、残值净损失减税都是这个道理,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3)要注意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一致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减税作用上,对所得税产生直接影响的只是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只要考虑税法规定的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考生还要注意税法规定的残值和公司自己预计的残值的差额对所得税进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大数据分析:在此试题本次每日一练练习中:
99%的考友答对了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