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习题练习

安全工程师考试每日一练(2019/4/15)
1题: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相关性
D.因果关系
【单选题】:      

2题: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检验周期为()。
A.每日进行一次
B、每周进行一次
C.每月进行一次
D、每年进行一次
【单选题】:      

3题: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单选题】:      

4题:()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等。
A.后勤部
B.行动部
C.资金部
D.指挥部
【单选题】:      

5题:2000年7月9日4时40分,某公司二矿区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17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
1.矿井概况
二矿区始建于1966年,1982年投产,1998年1月与原井巷公司合并成立新的二矿区。二矿区是某公司的主力矿山。矿石储量占该矿区总储量的76.5%,到1998年底保有地质储量29720万t,年出矿量220万t。
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机械化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多风机并串联微正压通风系统。目前矿区有两个主要回采中段:1250中段和1150中段。1250中段回采1218分段,1150中段回采1138分段。1250中段的1198分段和1150中段的1118分段目前正在开拓之中。此次事故发生地点在1138~1118分段的斜坡道岔口处。
2.事故经过
7月9日零点班接班后,9号车司机赵某下井与维修工修理9号车,凌晨1时多,经试车仍不能正常运行。赵某因无活可干便步行到1150计量室,遇见12号车司机王某在拉完9车矿石之后因感冒头晕在计量室休息。王某得知赵某的车未修好,便将12号车借给赵某,这时约是凌晨2时。当赵某拉完第7车矿石后,看到车上温度表已达到170℃,便驾车到1138~1118水平的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不到10分钟,大约凌晨4时40分再次启动后,发现发动机右后脚下面着火,就取下车上的灭火器灭火,没有灭掉,就跑到5号车范某处,两人各拿了一个灭火器灭火(有一个灭火器是空的),但火还是灭不掉。赵某又跑到一工区找灭火器,一工区值班员许某说“灭火器是空的”。5时20分,许某在帮助灭火过程中,向矿调度窒调度员夏某作了电话汇报。赵某随后找了两个水桶,与13号车司机刘某、5号车司机范某提水去灭火,因火势很大,用水灭火也不起作用。赵某又跑到1118维修硐室内找灭火器未找到,赵某就让硐室内的岳某向计量室打电话(但未打通),尔后赵某又返回现场,试图让铲运机铲断水管用水灭火,但因铲运机司机不在而未成。这时赵某看到巷道内烟很浓,并感到头痛无力,便摸着巷道走到了1150中段休息片刻后,乘罐车出井,约7时到地面,再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卡车着火时,1118中段作业点共有施工人员59名。7月9日5时30分,值班长孔某在1118中段5号溜井焊钢模时,发现有烟从溜井上面下来,就跑到6号道,一会6号道也进入燃烟后,即组织人员往2号道有通风井的地方跑。当时有人提出硬冲1118~1138斜坡道,他就制止他们不要去,但仍有好多人不听制止跑往1118~1138斜坡道,造成17人死亡,2人重伤。其余40人相继撤离到通风井处而脱险。
3.事故原因
经调查确认,这是一起由于12号运矿卡车油管接口存在渗漏现象,发动机工作时间长,排气管温度过高,经长时间高温烘烤,渗漏的油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再启动时,因磁力开关触点或发动机搭线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燃烧中油箱油管内压力增大,形成断裂,油料泄漏,遇明火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CO、SO2、NO2、NO、CO2、橡胶微细颗粒等),致使17人中毒窒息死亡、2人重伤的火灾事故。主要原因是:
(1)井下运输安全管理不严,车辆检查维修质量达不到安全要求,埋下火灾隐患。9号车司机赵某与12号车司机王某违反规定私自换车,使12号车辆长时间连续工作,造成发动机周围温度过高,而且该车检查、维修质量差,油管接口渗油,因而埋下了火灾隐患。
(2)司机操作不当引发火灾,不立即报警延误灭火时机。司机赵某,发现卡车显示达到170℃的警戒温度后,未按停车不熄火、用叶轮扇风冷却的规定操作,而是停车熄火,在温度没有降到安全界限的情况下再次启动,因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形成火灾。起火后,赵某没有立即报告,在数次试图灭火不成的情况下又离开现场出井,也没有向任何部门报告,延误了灭火的时机。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火灾发生时人员撤离无人指挥。掘一工区主管设备副主任王某,违反拖车时设备主任必须到现场指挥的规定,在家中电话同意上一班值班班长安排当班值班长干拖车的工作,事故发生时值班员不在现场,人员撤离工作无人指挥,致使一部分作业人员盲目进入灾区。
(4)未按规定制定和实施矿井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现已查明,1998年以后矿井没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过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防灭火安全措施达不到要求,井下巷道安全标志设置不符合规定。火灾发生时,矿调度室没有立即向公司调度报告,对事故的扑救和人员的撤离缺乏有效的指挥和调度,井下通信联络不畅通,多处灭火器材不能使用,事故地点附近无消火栓和其他消防设施,地面消防车因外部尺寸过大进不了井道,待拆卸了梯子后才入井灭火。
(5)外包工程施工队,未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该矿承包工程的四个施工队安全管理松懈,没有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规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缺乏应急和安全撤离等应有的知识,部分作业人员因选择了错误的避灾路线而伤亡。
(6)该公司领导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矿山安全法规重视不够,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和查处力度不强,安全生产管理不严,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一个原因。
4.防范措施建议
(1)加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抓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2)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把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措施、规程等落实到每个基层和每个作业人员,形成有效预防事故的管理机制。
(3)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完善包括通风系统、通信系统和防灭火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配备必要的救护、急救装备和器材,按规定设置矿山安全标志,以增强抗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
(4)要依法编制和实施以防止火灾事故为重点的矿山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及时检查和治理事故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切实做好各类事故的防范工作。
(5)加强对外包施工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要对外包施工队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清理整顿,安全资质达不到要求的不准承包工程;承包施工队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依法培训作业人员,对安全管理松懈、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限期停产整顿,逾期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取消其承包资格,对达不到培训规定的作业人员不准上岗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分析题】:

6题: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B.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C.销售场所和专用仓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D.有具备相应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
【单选题】:      

7题: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______μm。
A.0.1~5.0
B、0.1~6.0
C.0.1-9.0
D、0.1~10.0
【单选题】:      

8题: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伸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己拆除。
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入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用水枪灭火,导致火气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多选题】:        

9题:《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38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 )。
A.起重伤害
B.透水
C.交通伤害
D.尘肺病
E.火药爆炸
【多选题】:        

10题:职业性致癌物有()种。
A.确认致癌物
B.潜在致癌物
C.可疑致癌物
D.一般致癌物
E.中等致癌物
【多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