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考试每日一练(2019/6/4) |
第1题: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的方法是( )。
A.危险指数评价法 B.伤害范围评价法 C.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 D.概率风险评价法 |
【单选题】: |
第2题:防雷引下线安装工程保护措施,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 )至地面下( )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耐阳光晒的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
【单选题】: |
第3题:“如果引发事故的因素存在,那么,发生事故就是必然的,只是发生的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句话说明了事故预防的( )原则。 A.反馈 B.因果关系 C.偶然损失 D.动态相关性 |
【单选题】: |
第4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义务的决定。这体现了依法行政的( )。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高效便民 D.程序正当 |
【单选题】: |
第5题:有关《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 B.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依据 C.适用于放射性粉尘 D.以上都正确 E.适用于引起化学中毒的危害性粉尘 |
【多选题】: |
第6题:在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m的一切合理作业点,都应予以防护。 A.1 B、2 C.3 D、4 |
【单选题】: |
第7题: 按可物的类型和燃烧特征,《火灾分类》(GB/T4968)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D类火灾”是指( )。 A.液体活在 B.金属火灾 C.气体火灾 D.带电火灾 |
【单选题】: |
第8题: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5题是单选题,6~8题是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 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的任务包括()。A.邀请军队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B.参与沿线高速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 C.做好突发事件紧急批复和警报工作 D.机动车驾驶员甲的讯问工作 E.事故救援机制建立,不断完善事故救援制度 |
【单选题】: |
第9题: 某火炮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9人死亡,49人受伤。该火炮厂是村办集体企业,由村民陈某任厂长,实行承包经营,实际上是由陈某与村民杨某合伙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亏损,陈某向杨某提出不再合伙经营,杨某同意,并提出修改合同,在合同上明确杨某也是承包人。于是,二人找到村领导,村领导明确表态,对杨某要求经营火炮厂的要求给予否定,理由是杨某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和职称,不能让其办分厂。 但陈、杨二人私下商定以一个厂的名义,分成两组各自独立生产经营,自负盈亏,在未经任何部门、任何人检查验收的情况下,将厂房分为两部分,进行生产。由于厂房分割后,空间狭小,厂房内切引、插引等危险工序与封底、封面、编序等一般工序混于同一厂棚内。当时,农忙季节已过,要求来厂干活的村民很多,陈、杨二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业务上,陈将厂内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妻主管,杨则将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女负责。 这二人都是一般农家妇女,未经过专门培训学习。开始二人还简单地给新来工人强调火炮安全生产的一般常识,然后安排上岗,后来连简单的要求都不强调就安排工人上岗。事故发生当天,切引工龙某在工作台上垫上木板,用菜刀将引线切成小把,供插引工领去插引。因当时来做工的人较多,切好的引线不够用,龙某就用另一名工人切过油蜡纸的菜刀和垫板,肩上搭着引线,在工棚内、插引区来回走动,随意切引线,当龙某在工棚南段东端切引线时,发生燃烧,引起待插引火炮发生爆炸,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 |
【分析题】: |
第10题: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事件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A.演绎法 B、归纳法 C、估计法 D、判断法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