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9/1/7日注册测绘师考试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46%
【分析解答题】1.案例任务
根据上级要求,某市决定开展全市的城镇地籍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工作。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案例任务是完成该市地籍测量工作。
2.测区基本概况
该市总面积4800km2,地形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东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西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
建成区33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3.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验收办法》;
(5)《土地现状分类标准》;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
(9)《城市测量规范》。
4.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5.现有成果资料
(1)县级以上行政区界线资料;
(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3)该地区最新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
6.测图比例尺与分幅
测图比例尺与分幅: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地图分幅为50cm×50cm矩形分幅。
问题:
简述地籍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答错率:46%
网考网试题解析:
试题答案:地籍测量主要基本要求包括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界址点、精度要求和地籍图、宗地图的基本要求。 1)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应在城市平面控制网之下,采用GPS测量、导线、三角锁(网)等形式布设。平面控制测量可附合两次,图根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可用于二类地区最低一级控制点的布设。 地籍导线布测应根据界址点测定精度要求而定,一类地区应布设三级导线、拨地导线两级,二类地区可布设拨地导线、图根导线两级。 GPS测量可采用一、二级网布测。 2)界址点的精度要求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见下表。 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 类别 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 位误差/cm 界址点间距允 许误差/cm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 点关系距离允许误 差/cm 适用范围 中误差 允许误差 ±5 ±10 ±10 ±10 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 的界址点 ±7.5 ±15 ±15 ±15 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 内部界址点 注:界址点对邻近网根点点位误差系指用解析法测量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测量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 3)地籍图、宗地图的基本要求 (1)比例尺的选择:大、中城市市区、大独立工矿区,一般采用1:500比例尺;郊县城镇、小独立工矿区一般采用1:1000比例尺。 (2)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各级行政区界线,地籍平面控制点、地籍编号,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在宗地内能注记下的单位名称,河流、湖泊及其名称,以及必要的建(构)筑物和地类号。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内容包括:本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边长;邻宗地号及邻宗地界址示意线等。地籍图上应适当测设部分高程注记点,在大面积没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空旷地带,可适当绘制等高线。其他要素可按具体项目技术要求执行。 答案解析:暂无解析
document.getElementById("warp").style.display="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style.display="block";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