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8/6/14日成人高考高起点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42%
【分析解答题】材料一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肥沃的土地)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
摘自《世宗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五 材料二 1735年雍正帝下令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未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升科(歹正税)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升科钱粮飞洒于见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卷四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初垦荒到雍正帝时出现的不良现象有哪些?(5分)
(2)材料还反映了清初垦荒中存在的哪一弊端?出现这一弊端的直接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评述雍正帝的垦荒政策。(4分)
,答错率:42%
试题解析:
(1)不良现象:垦荒费用高于地价;百姓对垦荒畏缩不前;肥沃的土地又遭荒弃。 原因:官吏贪赃,对上欺骗,对下勒索。 (2)弊端:官吏谎报垦荒数目,把增加的税收分摊到原有的土地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原因:各级官员为了讨好上级,升官发财。 (3)雍正帝重视垦荒,并注意约束官吏的害民行为,保护垦荒农民的利益。他的垦荒 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应给予肯定。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