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统计分析,以下试题在2015-1-23日成人高考高起点习题练习中,答错率较高,为:41%
【分析解答题】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乘,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都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1)这段话证明了什么观点?
(2)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是从什么方面展开分析论证的?
,答错率:41%
试题解析:点击查看解析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