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易错题(2019/7/31) |
第1题:出版《中国古代名人大典》,其校对工作应( )等。 A、采用编校合一进行三校一读的方法 B.不采用他校和本校方法,只采用对校和理校方法 C.将校次增加到三次以上 D.由具备出版专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进行最后一次校对 E.保证初校由专职校对承担 |
【多选题】: |
第2题:下面短文摘自某文稿校样。请使用校对符号纠正其中错误(不用或错用校对符号将扣分)。(本题10分)跨越——解放军发展新型高原工程装备记实 如果问人民解放军有什么装备在世界首屈一指的话,新型系列高原工程装备绝对当之无愧。据悉,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没有那一个国家拥有专门针对高原环境作业的工程装备。解放军总装备部仅用三年时间,成功完成高原工程装备从无到有的跨越。 世纪之交,我军在西藏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的米拉山口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工程装备高原全面适应性检验。驻藏工程兵部队几乎拿出了所有的家底,结果却不尽力而为:机动性、人机环境极差,故障率极高,而作业功率竞比平原地区下降50%。研制针对高原特殊环境的工程装备已经迫不得已 面对这道难题,总装备部作出了漂亮的解答;合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地方企业“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主开发、军方参与”的原则,军方在产品研制阶段不投一分钱,由地方企业按照军方提出的指标技术进行研制。由于组织得力,在2003年2月召开的技术方案评审会上,有11家企业的技术方案一次通过,其综合性指标世界领先,解决了高原机动性差、功率下降、低温启动慢等世界性难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复杂的型号研制设计,这也创下了我军装备研制的一个新纪录。 为使新装备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和保障能力,2004年9月,在新型装备到位的同时,总装备部组织了对西藏军区所属工程兵部队的高原培训。这次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原 装备培训,在短短的10天时间内,共为西藏军区培训了400名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西藏军区对此给与了高评价。 |
【分析题】: |
第3题:汽车列车的车身越长,转弯半径会怎样? A、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B.越小 C.不变 D.越大 |
【单选题】: |
第4题:在音像节目制作阶段,音像编辑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 )。 A、监督制作组按照经过审定的节目制作具体实施方案在经费预算范围内组织拍摄、录制等 B.配写字幕 C.参与素材编辑合成的试听、试看、校对等 D.审查母带(母盘) E.对画面镜头作拉近、推远、特写放大等技术处理 |
【多选题】: |
第5题:某出版社位于省会城市,计划出版一部32开本的学术图书,印2000册,除封面外的各种部件均与正文一起印刷,总面数为320面;应付稿酬的版面字数为25万字,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付酬,基本稿酬标准为每千字50元,印数稿酬按国家指导标准计付。预测的该书其他成本情况为:全书制版费用共4000元,纸张和装帧材料费用共5100元,印刷费共3000元,装订费共650元;用于该图书的其他直接费用共8000元;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均作为变动成本按每册书的印张数分摊,标准为每印张0.25元。此外,图书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率为60﹪。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须列出算式)回答下列问题。(本题14分) 该书的单位变动成本是多少元?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