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刑法学易错题(2015-11-24) |
第1题:下列人员中,属于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的有()。 A.举报人 B.控告人 C.申诉人 D.批评人 |
【多选题】: |
第2题:爆炸与故意杀人罪都使用爆炸手段,区别二者主要是看()。 A.行为是否造成数人死亡的结果 B.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C.行为是否出自故意 D.行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 |
【填空题】: |
第3题:间接故意 |
【分析题】: |
第4题: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A、目的相同 B、行为的对象相同 C、前提相同 D、危害相同 |
【多选题】: |
第5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 A、有认识 B、无认识 C、推定认识 D、认识错误 |
【多选题】: |
第6题: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 C、贩卖毒品罪 D、放火罪 |
【多选题】: |
第7题: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______,收受______,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
【填空题】: |
第8题:处断的一罪包括() A、结果加重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
【多选题】: |
第9题: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构成()。 A.偷税罪 B.骗取出口退税罪 C.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两罪 D.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想象竞合犯 |
【单选题】: |
第10题:甲,男,30岁,1998年4月因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1999年12月,甲教唆乙(1984年10月生)与一名痴呆女性强行发生性关系,甲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其本身并未与该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乙回家后,被其父发现异常,随后追问出真情,将乙捆绑后送至当地公安机关。乙到案后说出行为的前因后果,公安机关遂将甲抓获归案。 请你就本案应如何处理表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