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每日一练(2017/11/28) |
第1题: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对象 |
【单选题】: |
第2题:受让人通过()取得动产时,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A.买卖 B.互易 C.债务清偿 D.继承 |
【单选题】: |
第3题: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罚款50元,这种处罚属于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违宪制裁 D.民事制裁 |
【单选题】: |
第4题: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有联系,但不是同一概念,下列哪一选项不能体现两者的区别 ( )
A.法律效力强调秩序,而法律实效则突出公平 B.法律具有统一的效力,而法律实施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实效 C.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拘束力,法律实效表示法律的实际实施状况 D.法律效力着重讨论静止状态的法律的“应然”要求,法律实效则重点关注实施中的法律的实然状态 |
【单选题】: |
第5题:秦代官吏在审判时量刑不当为( )。
A.诬人罪 B.不审罪 C.失刑罪 D.不直罪 |
【单选题】: |
第6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货款,在收货之前又将该货物转手卖给了丙公司,乙公司通知甲公司直接将货物交付给丙公司。但事后甲公司未能按期交货。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丙公司有权请求甲公司向自己承担违约责任。 B.丙公司无权请求甲公司向自己承担违约责任。 C.丙公司无权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D.丙公司有权请求甲公司、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
【单选题】: |
第7题:下列诸罪中( )是继续犯。 A.贪污罪 B.遗弃罪 C.伤害罪 D.拐骗儿童罪 |
【单选题】: |
第8题:在唐律中“诸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后人视为
A.类推 B.法律适用 C.法律解释 D.自由裁量 |
【单选题】: |
第9题: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依法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1年。这一年的期限属于()
A.普通诉讼时效 B.除斥期间 C.特殊诉讼时效 D.取得时效 |
【单选题】: |
第10题:甲将乙交自己保管的笔记本电脑卖与不知情之丙,并已交付。乙发现后可以向丙索回,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