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每日一练(2018/4/20) |
第1题:龚某与女青年罗某恋爱,后因矛盾分手,龚某怀恨在心。一日,龚某腰缠炸药包站在罗家门口,情绪激动,民警接报后,一边疏导群众远离现场,一边向歹徒开展心理攻势。民警将其引离村庄60米,龚见势不妙,立即往回冲,企图引爆。民警陆某冲上前抱住龚某。这时,龚某引爆炸药,民警陆某牺牲,副所长受重伤,此案中不是龚某行为侵害的客体的有()。
A.生命权利 B.健康权利 C.社会秩序 D.公共安全 |
【单选题】: |
第2题:在中国,最早提出人权保护主张的宪法性文件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单选题】: |
第3题:《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了()制度。
A.领事裁判权 B.会审公廨 C.观审制度 D.陪审制度 |
【单选题】: |
第4题:公民被宣告死亡的情形有()。
A.下落不明满2年 B.下落不明满4年 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 D.被宣告失踪 |
【多选题】: |
第5题:我国对机关法人的没立实行()。
A.准则主义 B.特许主义 C.强制设立主义 D.行政许可主义 |
【单选题】: |
第6题:不作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导致违法。 |
【判断题】: |
第7题:“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此规定针对的中国古代法律是( )。
A.唐律 B.大明律 C.大诰 D.大清律例 |
【单选题】: |
第8题:法的规范作用是( )的形式和手段。
A、法的社会作用 B、法的评价作用 C、法的指引作用 D、法的预测作用 |
【单选题】: |
第9题: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在溯及力问题上的()。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
【单选题】: |
第10题:下列客观事实中,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
A.甲公司依照购销合同的约定,向乙公司交付定金的行为 B.甲公司依照购销合同的约定,应向乙公司支付货款10万元,而因会计的过错支付 100万元 C.公民甲未受委托为公民乙的危险房屋进行加固而使用了自己的木料 D.养子为生父母支付赡养费10万元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