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习题练习

法律硕士考试每日一练(2018/10/29)
1题:第一次将礼中的“服制”列入律典中,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法律是()。
A.北魏律
B.唐律
C.北齐律
D.晋律
【单选题】:      

2题: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民法典是()。
A.大清民律草案
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C.中华民国民法
D.民律第二次草案
【单选题】:      

3题: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 )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
A.基层
B.原审
C.中级
D.中级以上
【单选题】:      

4题:《谘议局章程》及《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是由下列哪一机构草拟的
A.考察政治馆
B.宪政编查馆
C.刑部
D.修订法律馆
【单选题】:      

5题: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单选题】:      

6题:委托代理的被代理人必须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单选题】:      

7题: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
A、重新开始计算
B、前后连续计算
C、终止
【判断题】:  

8题: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A.犯罪行为
B.犯罪对象
C.犯罪客体
D.犯罪主体
【单选题】:      

9题:下列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民事法律行为只能是合法行为
B.民事法律行为虽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但却能够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C.民事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真实为构成要素
D.民事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单选题】:      

10题:法在颁布生效以后,它的效力要维持适当的时期,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指()。
A.法的连续性
B.法的严肃性
C.法的权威性
D.法的稳定性
【单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