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易错题(2019/8/27) |
第1题:农民某甲一日进山打草,遇到一头走失的母牛,甲遂将牛拴住并等候牛的主人,但是等到天黑无人找寻,遂将牛牵回自己家中,并悉心照顾。谁知等了半个月仍无人来索要,于是甲就将之当做自己的牛喂养,并为牛配种。之后,该母牛生下小牛一头。之后,甲由于父亲病危急需花钱,遂将母牛以市场价卖给农民某乙,留下小牛继续喂养。过了一个月,临村的丙找到甲,说那头母牛是他去年放牛时丢的,并印证了牛身上的印记,所以要求甲返还母牛和小牛。甲说母牛已经卖给了乙。试问: 小牛归谁所有 为什么 |
【分析题】: |
第2题:下列选项中,既可以为诺成法律行为,又可以为实践法律行为的是 A、委托合同 B.赠与合同 C.保管合同 D.借款合同 |
【多选题】: |
第3题: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既可以适用于物权,也可以适用于债权的有( )。 A.消除危险 B.赔偿损失 C.修理、重作、更换 D.恢复原状 |
【多选题】: |
第4题:《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 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
【分析题】: |
第5题:《宋史·刑法志三》:“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 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施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