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每日一练(2019/10/17) |
第1题:甲(女,1984年7月20日生)因其同居男友乙已另有新欢丙而生恨意。2004年6月7日,甲得知当晚丙一人独居于郊外的出租屋,连叫来好友丁(男,1986年12月13日生),要其晚上去强奸丙,并给了500元“报酬”给丁,丁同意。晚9点,甲领着丁来到丙住处附近,指认了出租屋,并给了丁一把其从男友处偷来的钥匙。晚10点左右,丁找到出租屋,因房门未锁而顺利进入房间,正欲强奸时,遭到被害人极力反抗。黑暗中丁用力反复将被害人头部向墙体撞去,见被害人不再反抗,于是拉开电灯。丁准备强奸时发现被害人已没有了气息,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复规劝,并硬拉着丁到公安机关去交代了罪行。案发后查明:①甲已有三个月身孕;②甲于2003年1月4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元;③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当晚因加班未归;④戊因丁的暴力而死亡。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对甲能否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为什么 |
【分析题】: |
第2题:热审制度始于()。
A.唐太宗贞观时期 B.明太祖洪武时期 C.明成祖永乐时期 D.清圣祖康熙时期 |
【单选题】: |
第3题:下列哪些情形不实行数罪并罚 () A.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B.在走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C.司法工作人员因收受贿赂而枉法裁判的 D.同一行为人既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又向国家机关行贿的 |
【多选题】: |
第4题:公民参与合伙关系,( )出资。
A.可以以劳务 B.必须用资金 C.必须用实物 D.必须用资金或实物 |
【单选题】: |
第5题:间谍罪的客观方面通常表现为()。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资助敌对组织 |
【多选题】: |
第6题:甲武装掩护走私毒品,法院判决其构成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甲的下列哪些财产可纳入适用没收财产刑予以没收的范围 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枪支 B.甲被查获的毒品和贩毒资金 C.甲在银行账户上的500万元存款 D.甲所有的2辆豪华轿车 |
【多选题】: |
第7题:下列有关法律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 ) A.从当代中国的语言实践来看,法律意识通常是指对法律的肯定的态度、心理、观点和思想 B.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的传统之所以可以延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意识的强有力的传承作用 C.法律意识相对独立于法律制度,是法律文化最内在的深层次因素 D.法律意识包括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它在法的演进、创制和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多选题】: |
第8题:在某劳务市场,张某伙同王某以招聘保姆为名,将单身未婚女青年李某拐骗卖给农民赵某为妻,共得赃款人民币4000元。此后,张某又伙同王某及钱某又以同样手段将单身女青年孙某拐骗卖给农民吴某为妻。因为吴某是王某的亲戚,所以没有向他要钱。吴某强迫孙某与他共同居住30余天,在这之后孙某逃离。在此期间,张某还伙同钱某,以前述手段企图将单身女青年黄某拐骗卖给农民廖某为妻。廖某因为害怕上当受骗,要求将黄某的户口及其档案转来,结了婚再付款,所以这桩交易没有做成。案发后,赃款已被迫缴。 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何种犯罪 |
【分析题】: |
第9题: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A.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B.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两者相互依赖,互相支持 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
【单选题】: |
第10题:对嫖宿幼女罪主观故意的要求是()。
A.故意,并具奸淫幼女之目的 B.故意,确知嫖宿对象是幼女 C.故意,猜测嫖宿对象是幼女 D.故意,知道或可能知道嫖宿对象是幼女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