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每日一练(2017/9/19) |
第1题:人民的好干部王彦生一生恪尽职守,忘我工作。他常说:“幸福=现实/欲望,对一个人来说,欲望高而现实无法满足,就会怨天尤人……我是凭党性凭良心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你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吗?当个合同工,你要说我不好好干就撤了我”。王彦生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单选题】: |
第2题: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丁烷 B、丁醇 C、丁烯 D、乙酸乙酯 |
【单选题】: |
第3题:某省各类外贸出口产品占比内 容2005年2009年机电类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20%41%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13%29%初级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40%19%上述表格的内容表明该省( )
① 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③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④注重科技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单选题】: |
第4题:采集的小动物应一律放于70%的酒精中 |
【判断题】: |
第5题: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分化后,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遗传物质改变 |
【单选题】: |
第6题: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26.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10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体制和随之而来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根据近代早期的英国法律,表达对政府的批评言论,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会受到惩罚。英国殖民者将上述法律带到了大西洋彼岸。1735年,纽约报纸发行人彼得•曾格,因发表批评纽约总督威廉•科斯比的言论,而受到指控,罪名是煽动诽谤。但是,曾格的律师成功地说服陪审团判曾格无罪,理由是曾格所发表的情况属实。科斯比诉曾格案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案例。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言论和出版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由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引申出一个新的权利诉求:“人民知情的权利”,即禁止政府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加以限制。人民知情的权利与新闻自由密切相关。“如果把民主体制理解为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么,政府的事务实际就是人民的事务,而这也是自由的新闻机构的角色与公民的民主关注的汇合点”。 ——摘编自梅尔文•乌罗夫斯基《人民的权利——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权利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言论和出版自由”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基石的原因。(6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0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6分) |
【分析题】: |
第7题:在网上随意诋毁别人,散布有关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小道消息”,是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公民无序参与政治生活会造成:()
①宪法和法律权威遭到藐视 ②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 ③正常的政治生活无法进行 ④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单选题】: |
第8题:《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单选题】: |
第9题: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
A、冰雪融化 B、冰凌堵塞河道 C、人为因素导致大坝决口 D、臭氧空洞 |
【单选题】: |
第10题: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 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茂 又 其 材 拳 曲 臃 肿 疏 轻 而 不 坚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