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习题练习

高考每日一练(2017/9/30)
1题:下列各句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
去研究。
B、连标题带正文,两个"启示",四个"启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
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C、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D、科技组研究看不见的频段, 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a射线等。
【单选题】:      

2题:下列四种生物中,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  )
A.衣藻
B.蓝藻
C.蘑菇
D.酵母菌
【单选题】:      

3题:Whatarethespeakerstalkingabout()
A、Afilm.
B、AcinemA、
C、Arailwaystation.
【单选题】:      

4题:吸虫器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
【判断题】:  

5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ARS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C.植物细胞内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等物质或结构
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单选题】:      

6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13题。
新城道中①(二首选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④春耕。
[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
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④饷:犒劳。
12.(7分)
(1)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3分)
(2)从全诗来年,前二名胜“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4分)
13.对于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句)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哈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表达得体,200字左右。(10分)
[参考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分析题】:

7题:2009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
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单选题】:      

8题: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继续审议驻外外交人员法草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侵权责任法草案、海岛保护法草案,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草案等。上述材料表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A、立法权
B、决定权
C、审议权
D、监督权
【单选题】:      

9、10题:“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能
C、岩浆活动
D、流水作用
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D、变质作用形成
【单选题】:      
【单选题】:      

11题: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