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每日一练(2018/1/8) |
第1题:提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名言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赫拉克里特 |
【单选题】: |
第2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独立自主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单选题】: |
第3题: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
【分析题】: |
第4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
【单选题】: |
第5题:Whataretheygoingtodo()
A、Playtennis. B、Goswimming. C、Dosomecleaning. |
【单选题】: |
第6题:《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的内容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允许外国人传教 C、外国公使进京 D、开放通商口岸 |
【单选题】: |
第7题:下面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 B、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灾害和损失为目的 C、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中进行防御 D、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属于非工程性防御 |
【单选题】: |
第8题: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极反应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会升高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2 molCr2O被还原 |
【单选题】: |
第9题:鹭鸶的国境
陈芳明 (1)驱车穿越苟果的田间公路时,惊见一只鹭鸶悠悠飞起。我不得不缓停车子在路边,注视那稀有禽鸟的盘旋。我甚至熄掉引擎,只因为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并且感到震撼。车窗外的白鸟,展翅的姿势何其优游自在,飞翔的速度何其从容不迫。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那白色的鹭骛在绿色的水田巡行低飞。凡是它飞过的地方,都构成一方安详的国度。最后,它停驻在远处的田埂,背景正好是一,瞳幽静、古老的农庄。 (2)白色的鹭鸶,似乎在引导我恢复久已遗忘的记忆。由于它的存在,我才知道自己失去了许多。葱郁的竹林,谦逊的农舍,写意的流水,无私的稻田,一时之间都回到我的眼前。鹭鸶的白翼,竞能负载如此宽幅的风景,竞能唤起那么多失落的岁月,我竞一时无语。它站在那里,旁若无人,睥睨四顾,孤高的站姿,几许鄙夷、几许傲慢的神情,如此自然地把这块土地当做它的领土。面对这白鹭,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3)多年来,我在旅途上不停奔波,不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现在,闯入鹭鸶的国境,我一时竞不知所措。同样的景色,不也存在于我年轻的时光中?那时坐在自己家乡的山头,俯望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我接受过山河的祝福,接受过稻穗的颂赞和乡间农庄的抚慰,它们让我的人格成为芬芳泥土的 延续。然后,我怀着一份过人的勇气离开家乡,开始构思人生的理想。在长年的追逐过程中,我渐渐放弃了最初的依靠。而所谓理想,岂非都是一些假想?如果不能与自己的土地相衔接,如果不能救助走向衰微的家乡或负载生养自己的国度,那么对理想的追逐不仅是虚幻,而且也是一种逃避。 (4)鹭鸶再次展翅飞起,在农庄前的低空回旋。它左顾右盼,缓缓控制着速度。暮霭渐渐下降,它的羽毛反而显得更为洁白明亮。然后,绕了两圈,它又回到了原点停驻。我爱极了以这样的角度观察它,我更可同时端详那安逸的农庄:色调灰暗的瓦片,配.合着淡淡的白墙,与屋前的绿色水田构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种颜色的合成,毫不矫情,坦然面对广阔的天地。,无悔无罪的风景,对照了我卑微的内心风景——都市里浮华的颜色,仍暗藏在我内 一角,果然禁不起乡间水田素朴的检验。 (5)偶然路过苗栗,这片我不曾给予丝毫关注的县境,它却让我再一次寻回失去的时光。在不知名的农庄前,鹭鸶成为我全新的隐喻。回到家乡,我以为已经了解故土。可事实是,那样多的未知,我未曾探访。出现在眼前的农庄,矮檐长墙,白屋绿荫,掩藏着一个旧梦,此时的我,应该可以给予新的定义与诠释。逝去的,并不等于全然消失,追寻理想,不必然要放弃旧梦。 (6)苗果平凡的乡间,白色的鹭鸶,在暮霭深处款款呼唤着…… (选自《掌中地图》,有改动) 16.第(2)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请概括其原因。(4分) 17.文章在第(1)、(3)、(4)自然段中均写到“农庄”,这三次从不同角度抒写“农庄”,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学|科|网Z|X|X|K] 18.作者在第(5)自然段中说:“鹭鸶成为我全新的隐喻。”综观全文,请解释这个隐喻(比喻的一种,又称暗喻)的含义并简析本文运用这种隐喻手法的好处。(5分) 19.文章结尾写道:“白色的鹭鸶,在墓霭深处款款呼唤着……”这里的“呼唤”,从本文来看可能指哪些内容?请任选其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的“呼唤”作出领悟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200字左右。(10分) |
【分析题】: |
第10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