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习题练习

高考每日一练(2018/2/26)
1题: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 )
①全部实现耕作业向畜牧业的转化 ②改进耕作制度③营造防护林 ④整治河道巩固提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单选题】:      

2题: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单选题】:      

3题:2013年9月,由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赫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竖版世界地图
材料二:乌斯怀亚被认为是世界最南的城市,称为“世界尽头”, 其北靠安第斯山雪峰,拥有国际机场和港口,是赴南极考察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
材料三:冰穹A海拔4083米,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平均风速低于2m/s,极利于天文观测,中国首次在此建天文台,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
(1)图中甲点经度是______,乙为______洲,丙为______洋。(6分)
(2)对比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竖版世界地图的优点有 。(4分)
(3)1月弗里曼特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首次实现环南极大陆航行,其环绕航行的方向是______,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恶劣自然条件有_____。(8分)
(4)近年来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原因。(6分)
(5)分析冰穹A利于天文观测的自然原因。(6分)
【分析题】:

4题: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春旱多风沙 ②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夏季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伏旱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单选题】:      

5题: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肆虐,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感染总案例数可能超过两万人,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该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西非地区公共卫生设施落后,导致疫情难以控制
B、现代医学在疾病防治方面水平较低
C、人类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埃博拉病毒是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单选题】:      

6题: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单选题】:      

7题: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单选题】:      

8题:Wheredoestheconversationtakeplace()
A、Inapostoffice.
B、Inahotel.
C、Inabank.
【单选题】:      

9题: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摘 沤心沥血 绿林(ù) 为虎作伥(wéi)
B、冒然 老骥伏枥 炽热(zhì) 原形毕露(1ú)
C、歉收 一筹莫展 着装(zhuó) 阴错阳差(chā)
D、皈依 以逸代劳 刹那(shà) 十二生肖(xiào)
【单选题】:      

10题:大 美 之 美
阿 敏
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那里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颜色,不长一棵树。那是一种怎样的山呀,离天那么近,它们的骨和肉,都被太阳烤干了,已没有一丝一毫阴柔的女儿气,惟存阳刚与雄浑。它们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可你近赏它时——就连海拔5000米、巍峨的岗巴拉山,呈现给你的也没什么惯常的意趣可言,绝对找不到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
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显得非常简洁,好像盘古刚完成开天辟地。在内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秃秃的山冈,就惋惜为何不多植一些树,让它变得苍翠一些;就在我飞抵拉萨的当天,看见这座阳光之城周围山上的荒芜,也延续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从我一脚踏上岗巴拉的时候起,我就发现我错了。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确都该葱茏蓊郁,而唯独这里的山就应该是裸露的,骨感的,刚健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让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撑起我们头顶这片蓝天的大山,难道不应该是一身雄风、力挺万钧的样子吗?我甚至想,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应不为,让青青翠翠的山为我们擎天,太秀气了,会让人担忧它的柔弱,难以承受天的重荷。仅仅看了一眼,我几乎就被这雄奇之美击倒,一时之间竟无法释怀,喉咙有一种噎堵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美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窒息感。
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站在岗巴拉山顶,就能领略到这精彩的一幕。藏语里意为“珊瑚湖”的羊卓雍错,在岗巴拉的脚下,弯弯曲曲,绿宝石般熠熠生辉。湖的两侧皆为濯濯童山,罡风扯着白云从它们的顶上飞掠而过。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成了宏大画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湖的那一端,是连绵的皑皑雪峰,在高原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泽,把远方蓝得能掉下汁液的天幕切成锯齿形。美,被一层层的大山扩展到天的尽头,无疆无界,用一双眼睛来丈量这里的美,显然已远远不够用了。
水因山而生,山为水而存。羊卓雍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教科书上说,它由冰川堰塞和包括岗巴拉在内的山上的雪水汇聚而成。这种解释是科学的,也是冰冷的。来到它的跟前,我发现绿宝石般的颜色变成了湛蓝,露出了海的韵味。它要容纳那么多的膜拜、那么多的礼赞,同时又要在膜拜、礼赞中满足人们心愿上的索取,自然有海一样的情怀。
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绝然不敢生出丝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在它们面前,你的躯体虽是直立的,但魂魄实际早已匍匐在地。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为何会把自己的信仰与神山圣水组合在一起,在它们面前,堆放玛尼堆,扯挂经幡,旋起转经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体投向大地。是的,这样的地方若非神灵栖居之处哪里还是呢?
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伫立圣湖之畔,我只好来个“意”浴,默默地洗涤着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选自《人民日报》 ( 2006年11月28日第15版 ) ,编者有改动)
15.(4分)请以山峰为例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说“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的?
16.文章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主要由什么何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17.从审美的角度看,文章为什么说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的?请分点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7分)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