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考试每日一练(2018/7/31) |
第1题: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根据总账科目上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有( )
A、长期借款 B、预收账款 C、长期债权投资 D、应付账款 |
【多选题】: |
第2题:下列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由企业资本结构决定,债务资本比率越高时,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B、它表明的是息前税前盈余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C、它可以反映息税前盈余随着每股盈余的变动而变动的幅度 D、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
【多选题】: |
第3题:A公司拟横向并购同行业的B公司,假设双方公司长期负债利率均为10%,所得税税率均为50%.按照A公司现行会计政策对B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后,双方的基本情况如下:
资产A公司B公司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A公司B公司 流动资产 1 500 500 流动负债 500 250 长期资产 1 000 250 长期负债 500 100 股本 100O 300 留存收益 500 1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 500 400 资产总计 2 500 75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2 500 750 指标A公司B公司 2003年度经营业绩 息税前利润 350 60 减:利息 50 10 税前利润 300 50 减:所得税 150 25 税后利润 150 25 其他指标: 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十股东权益) 17.5% 12% 利润增长率 20% 14% 近三年的平均利润 税前 125 44 税后 63 22 市盈率 18 12 由于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因此A公司可以选择其自身的市盈率作为标准市盈率。 A公司共发行100万股股票,而B公司共发行50万股股票。现A公司准备并购B公司,预计并购后的新公司价值为3600万元,经过谈判,B公司的股东同意以每股8元的价格成交。并购中发生谈判费用50万元,法律顾问费用30万元,其他费用20万元。 要求:在此基础上,若选用不同的估计净收益指标,分别运用公式计算目标企业B公司)的价值如下: (1)选用目标公司最近一年的税后利润作为估计净收益指标 (2)选用目标公司近三年的平均税后净利润为估计净收益指标 (3)假设并购后目标公司能够获得与并购公司同样的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把以此计算出的并购后目标公司税后利润作为估计净收益指标 (4)计算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并依据并购净收益作出A公司应否并购B公司的判断。 |
【分析题】: |
第4题:作为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剩余收益的优点是( )
A、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B、可以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金成本 C、不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D、使投资中心的业绩比企业目标更重要 |
【多选题】: |
第5题: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安排单位边际贡献较大的产品生产能使企业多获利。 |
【判断题】: |
第6题:在会计报表上,代销商品款单独作为一个负债项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 |
【判断题】: |
第7题: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而短期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 |
【判断题】: |
第8题:下列各项投资收益中,按税法规定免交所得税,在计算纳税所得时应予以调整的项目有( )
A、股票转让净收益 B、国债利息收入 C、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 D、公司债券转让净收益 |
【单选题】: |
第9题:有些或有负债符合负债的定义。 |
【判断题】: |
第10题:乙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士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2001年至2004年发生的有关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1)2001年6月5日,乙公司与D公司、某信用社签定贷款担保合同,合同约定:D公司自该信用社取得27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5%,期限为2 年;贷款到期,如果D公司无力以货币资金尝付,可先以拥有的部分房产尝付,不足部分由乙公司代为偿还。2003年6月4日,该项贷款到期,但D公司由于严重违规经营已被有关部门查封,生产经营处于停滞状态,濒临破产,无法向信用社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为此,信用社要求乙公司履行担任责任。乙公司认为,其担保责任仅限于D公司以房产尝付后的剩余部分,在D公司没有先尝付的情况下,不应履行担保责任。 2003年8月8日,信用社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代D公司尝付贷款本金和贷款期间的利息共计2970万元。乙公司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后认为,法院很可能判定本公司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在扣除D公司相应房产的价值后,预计赔偿金额为2000万元。至乙公司2003年年报批准对外报出时,当地人民法院对信用社提起的诉讼尚未做出判决。 乙公司就上述事项仅在2003年年报会计报表附录中作了披露。 (2)2003年11月10日,乙公司获知E公司已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因是乙公司侵犯了E公司的专利技术。E公司要求法院判令乙公司立即停止涉及该专利技术产品的生产,支付专利技术费500万元,并在相关行业报刊上刊登道歉公告。乙公司经向有关方面咨询,认为其行为可能构成侵权,遂于 2003年12月16日停止该专利技术产品。并与E公司协商,双方同意通过法院调节其他事宜。 调节过程中,E公司同意乙公司提出的不在行业报刊上刊登道歉公告的请求,但坚持要乙公司赔偿500万元,乙公司对此持有异议,认为其运用该专利技术的时间较短,按照行业惯例,500万元的专利技术费太高,在编制2003年年报时,乙公司咨询法律顾问后认为,最终的调节结果很可能需要向E公司支付专利技术费300万元,至乙公司2003年年报批准对外报出时,有关调整仍在进行中。 乙公司就上述事项仅在2003年年报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披露。 (3)2002年12月13日,乙公司与F装修公司签定合同,由F公司为乙公司新设营业部进行内部装修,装修期为4个月,合同总价款1000万元;该合同约定,装修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及环保要求,装修工程开始时乙公司预付F公司700万元,装修工程全部完成验收合格支付250万元,余款50万元为质量保证金。 2002年12月15日,该装修工程开始,乙公司支付了700万元工程款,2003年3月10日,F公司告知乙公司,称该装修工程完成,要求乙公司及时验收。2003年3月20日,乙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装修工程验收时发现,装修用部分材料可能存在质量和环保问题。为此,乙公司决定不予支付剩余工程款,并要求F公司赔偿新设营业部无法按时开业造成的损失300万元。F公司不同意赔偿,乙公司于2003年5月15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免于支付剩余工程款并要求F公司赔偿300万元损失。2003年12月25日,当地人民法院判决F公司向乙公司赔偿损失50万元并承担乙公司已支付的诉讼费10 万元,免除乙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的责任。F公司对判决结果无异议,承诺立即支付50万元赔偿及诉讼费10万元。根据F公司财务状况判断,其支付上述款项不存在困难,但乙公司不符,认为应当至少向F公司取得200万元赔偿。遂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至乙公司2003年财务报告批准提出时,中级人民法院尚未对乙公司的上诉进行判决。 乙公司就上述事项在200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承认了一项其他应收款200万元,并将该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披露。 要求: 分析、判断乙公司对上述事项(1)至(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阐述其正确的会计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