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考试每日一练(2019/5/27) |
第1题:经过十年来不断的技术更新,金利汽配厂公司的汽车配件生产线已经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目前,公司可以提供设计要求各不相同的100多种款式的配件。但是,公司的成本计算系统仍采用原来的方式,将全厂的制造费用按照直接人工工时分配到不同产品上。在2012年,金利公司的制造费用如下:
顾问公司觉得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更好地反映产品的实际盈利能力,请根据上述资料: 计算各个成本库的单位作业成本。 | ||||||||||||||||||||||||||||||||||||||
【分析题】: |
第2题:在会计报表上,代销商品款单独作为一个负债项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 |
【判断题】: |
第3题:博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大公司)是一家从事机械生产的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销售商品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2月,博大公司财务部将编制的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交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审核。内部审计师在审核中发现以下情况: (1)博大公司2007年1月1日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2 5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财会人员确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了所得税费用125万元。 (2)博大公司2007年2月1日持有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3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财会人员确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了所得税费用125万元。 (3)2007年12月15日,企业预收一笔款项1 000万元,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一项负债,计入“预收账款”账户;税法认定此项收入需要确认并计算缴纳所得税。财会人员认为此时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是1 000万元,计税基础是1 000万元,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4)甲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环保设备,取得成本为200万元,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财会人员在2007年年末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5)截至2007年12月31日,博大公司当期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2 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4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 2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销)。财务人员认为,当期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中,按照会计规定应予费用化的金额为800万元,期末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为1 2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 20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事项(1)中,博大公司财务人员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处理是否正确 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2.分析、判断事项(2)中,博大公司财务人员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处理是否正确 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3.确定事项(3)中,博大公司财务人员对2007年预收账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处理。 4.分析、判断事项(4)中,博大公司财务人员对2007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处理。 5.分析、判断事项(5)中,博大公司财务人员对2007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处理。 |
【分析题】: |
第4题: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两家高科技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主要经营业务在华北地区;乙公司总部和主要经营业务均在上海。乙公司与甲公司经营同类业务,已先期占领了所在城市的大部分市场,但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困难,可能影响未来持续发展。 2013年1月,甲公司为拓展市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的新的市场领域,着手筹备并购乙公司。并购双方经过多次沟通,于2013年3月最终达成一致意向。 甲公司准备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为此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进行价值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2月31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 法和市场法两种方法对乙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并购双方经协商,最终确定按市场法的评估结果作为交易的基础,并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与乙公司价值评估相关的资 料如下: (1)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税前债务资本成本为8%。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为12%,可比上市公司无负债经营β值为0.8。 (2)乙公司2012年税后利润为2亿元,其中包含2012年12月20日乙公司处置一项无形资产的税后净收益0.1亿元。 (3)2012年12月31日,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5倍。 假定并购乙公司前,甲公司价值为200亿元;并购乙公司后,经过内部整合,甲公司价值将达到235亿元。 甲公司应支付的并购对价为30亿元。甲公司预计除并购对价款外,还将发生相关交易费用0.5亿元。 假定不考试其他因素。 要求: 计算用收益法评估乙公司价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 |
【分析题】: |
第5题:交易者在股票或股指期权上持有空头看涨期权时,应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 |
【判断题】: |
第6题:某进口商5月以1800元/吨进口大豆,同时卖出7月大豆期货保值,成交价1850元/吨。该进口商欲寻求基差交易,不久,该进口商找到了一家榨油厂。该进口商协商的现货价格比7月期货价()元/吨可保证至少30元/吨的盈利(忽略交易成本)。 A.最多低20 B、最少低20 C、最多低30 D、最少低30 |
【单选题】: |
第7题:不属于减损型现金剩余的战略的是()。 A.提高投资报酬率 B.降低资本成本 C.出售业务单元 D.提高可持续增长率 |
【单选题】: |
第8题:东海公司为工业制造企业,生产和销售家电产品,下设若干分厂和车间,在外省设有销售分公司。东海公司已连续多年发生亏损。2012年5月5日,东海公司董事会召开专门会议,就如何扭转当前的亏损局面进行研究。董事会认为,东海公司生产的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销量和价格较大程度地受市场行情影响,仅通过扩大市场销售来扭转亏损局面难度很大。从公司近两年的经营情况看,成本费用控制不力、开支过大、管理混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公司扭亏策略的重点应放在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董事会决定,聘请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中兴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检查和测试,了解到东海公司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要点如下: (1)东海公司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如果成本费用方面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承担全部责任; (2)东海公司建有成本费用预算制度,但实施预算控制的范围限于产品成本及各项生产费用,各项预算指标分解到各分厂(车间)进行控制; (3)各分厂(车间)所有生产费用(包括预算内费用和预算外费用),均由各分厂(车间)负责人审批后开支; (4)公司各职能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以及销售部发生的销售费用,均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财会部统一支付或办理报销; (5)为方便开拓市场,东海公司根据销售分公司申请按季度向其拨付销售经费,同时向每个销售分公司派出一名财会人员担任该分公司的会计兼出纳,由该派出人员按照分公司经理的审批办理各项销售费用的支付和报销,并于月末向东海公司汇报费用开支情况; (6)东海公司没有生产余料入库和废品处理等方面的会计记录,形成大量账外资产,接触人员有侵占公司财产的可能。 要求: 针对中兴会计师事务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东海公司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 |
【分析题】: |
第9题: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多头套期保值的情形是()。 A.当期货指数低估时 B.计划在未来持有股票组合,担心股市上涨而使购买成本上升 C.当期货指数高估时 D.持有股票组合,担心股市下跌而影响收益 |
【单选题】: |
第10题: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境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新环保技术开发,股本总数为5000万股,B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天然气勘探,股本总数为7000万股。2012年7月,A公司、B公司分别经股东大会批准,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其中A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方式,B公司采用业绩股票方式,与股权激励制度有关的资料如下: (1)A公司、B公司的激励对象均包括公司所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 (2)为加大激励力度,A公司、B公司本次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数量分别为600万股、650万股。 (3)考虑到近期股票市场低迷。A公司、B公司股价均较低,价值被低估,拟全部以回购股份作为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 (4)A公司201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符合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 (5)A公司明确了与股权激励相关的会计政策,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逐项判断资料(1)至(5)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