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答题】K公司生产不同口味的高档冰淇淋。过去几年里,公司发展迅速,不断增长;目前正计划通过在其他地方开设新厂来扩大生产能力。这 些方案促使管理层不得不深入理解潜在市场及相关成本。K公司管理层认为,当前业务的三方面因素可能影响到新市场拓展的决定:(1)冰淇淋市场竞争激烈;(2)公司目前的营销战略;(3)公司目前的成本结构。
自1990年开始运营以来,K公司一升装冰淇淋一直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产品价格包含:材料和人工成本,利润加成和间接成本(20元标准)和市场调节额。市场调节额用于实现不同产品的正确定位。其目标是将产品价格定在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中间位置,同时保持卓越质量和较高的区分度。2007年K公司加成定价后销售额如下
2007年K公司税前销售回报率为7%。该公司间接成本为50万元,销售费用25万元,管理费用18万元,财务费用3万元。 K公司正考虑使用目标成本法取代加成定价法,希望吸引30%最高端的零售销售客户,包括餐厅和咖啡馆。将毛利率波动幅度在20%左右。在对K公司产品进行定位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价格、质量和产品区分度。相应的,市场上共有三大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A、低成本、低质量、高度标准化; 竞争对手
B、平均成本、中等质量、平均区分度; 竞争对手C、高成本、高质量、高区分度。 财务总监张某搜集并编制了下表以便进行更好的比较。
为了实施目标成本法,张某召集各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会议决定K公司对米购、生产和分销流程进行了检查。假设销量不受新目标价格影响的情况下,测算出流程改进将使人工费用减少125000元,间接成本降低25%。
要求:
总经理认为,为了能使目标成本法的提议顺利实施,张某还应就以下事项进一步进行说明:
假设采用目标成本法确定产品价格,销量不受影响,并实施流程改进,使用拟定的目标价格计算K公司的税前销售回报率。
自1990年开始运营以来,K公司一升装冰淇淋一直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产品价格包含:材料和人工成本,利润加成和间接成本(20元标准)和市场调节额。市场调节额用于实现不同产品的正确定位。其目标是将产品价格定在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中间位置,同时保持卓越质量和较高的区分度。2007年K公司加成定价后销售额如下
产品 | 材料和人工 | 加成 | 市场调节额 | 单位价格 | 销售量(盒) | 总材料和人工 | 总销售额 |
香草 | 29.00 | 20.00 | 1.00 | 50.10 | 10200 | 295800 | 510000 |
巧克力 | 28.00 | 20.00 | 7.00 | 55.00 | 12500 | 350000 | 687500 |
焦糖 | 26.00 | 20.00 | 2.00 | 48.00 | 12900 | 335400 | 619200 |
山莓 | 27.00 | 20.00 | 2.00 | 49.00 | 13600 | 367200 | 666400 |
总计 | 49200 | 1348400 | 2483100 |
B、平均成本、中等质量、平均区分度; 竞争对手C、高成本、高质量、高区分度。 财务总监张某搜集并编制了下表以便进行更好的比较。
产品 | 竞争对手A定价 | 竞争对手B定价 | 竞争对手C定价 | K公司目标价格 |
香草 | 49 | 55 | 55 | 53 |
巧克力 | 50 | 53 | 56 | 53 |
焦糖 | 51 | 50 | ||
山莓 | 51 | 52 | 50 |
要求:
总经理认为,为了能使目标成本法的提议顺利实施,张某还应就以下事项进一步进行说明:
假设采用目标成本法确定产品价格,销量不受影响,并实施流程改进,使用拟定的目标价格计算K公司的税前销售回报率。
【分析解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000万元,自乙公司购入W公司80%的股份。乙公司系甲公司的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W公司2006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5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0万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00万元。
W公司2006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0万元。
(2)W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50万元。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300万元。
2006年W公司从甲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
2006年W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
2006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W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3)W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3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2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2007年W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转出2006年确认的资本公积12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150万元。
2007年W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
2007年12月31日,W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甲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
要求:
编制甲公司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W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及相关的抵消分录。
(1)20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000万元,自乙公司购入W公司80%的股份。乙公司系甲公司的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W公司2006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5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0万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00万元。
W公司2006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0万元。
(2)W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50万元。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300万元。
2006年W公司从甲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
2006年W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
2006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W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3)W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3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2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2007年W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转出2006年确认的资本公积12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150万元。
2007年W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
2007年12月31日,W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甲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
要求:
编制甲公司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W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及相关的抵消分录。
【分析解答题】京雁公司和甲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年末均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2007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京雁公司以3200万元取得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京雁公司和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6月30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存入银行。甲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7月1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款项尚未收取。
甲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007年12月31日,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12月31日,京雁公司尚未收到向甲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4月12日,甲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京雁公司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
要求:
编制京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1)1月1日,京雁公司以3200万元取得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京雁公司和甲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6月30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存入银行。甲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7月1日,京雁公司向甲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款项尚未收取。
甲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007年12月31日,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12月31日,京雁公司尚未收到向甲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4月12日,甲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京雁公司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
要求:
编制京雁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甲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分析解答题】W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总股本为1.5亿股。该公司从事网络通讯产品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等。由于公司决策层善于把握市场机会,通过强化研发适时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因此,公司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最近几年销售增长率平均接近40%,净资产收益率也达到20%左右。但由于高速增长带来的资金压力,公司目前面临着因奖金水平过低而导致优秀人才流失的困扰。
为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并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W公司拟于2011年引入股权激励制度。
要求:
如果W公司200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201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判断这是否会影响到公司2011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并简要说明理由。
为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并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W公司拟于2011年引入股权激励制度。
要求:
如果W公司200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201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判断这是否会影响到公司2011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解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和销售,自2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及提供劳务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7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甲公司20×7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8年3月31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 (1)20×7年11月16日,甲公司获知A公司已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因是甲公司侵犯了A公司的专利技术。A公司要求法院判令甲公司立即停止涉及该专利技术产品的生产,支付专利技术费500万元,并在相关行业报刊上刊登道歉公告。甲公司经向有关方面咨询,认为其行为可能构成侵权,遂于20×7年12月16日停止生产该专利技术产品,并与A公司协商,双方同意通过法院调解其他事宜。 调解过程中,A公司同意甲公司提出的不在行业报刊上刊登道歉公告的请求,但坚持要求甲公司赔偿500万元;甲公司对此持有异议,认为其运用该专利技术的时间较短,按照行业惯例,500万元的专利技术费过高。在编制20×7年年报时,甲公司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后认为,最终的调解结果很可能需要向A公司支付专利技术费300万元。至甲公司20×7年年报批准对外报出时,有关调解仍在进行中。 甲公司就上述事项仅在20×7年附注中作了披露。 (2)20×7年3月6日,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委托代销合同,委托B公司代销商品10 000件,协议价为每件(不含增值税)0.6万元,每件成本为0.4万元。代销合同规定,B公司按每件0.99万元价格销售给顾客,每季季末结算;代销商品不允许退货。20×7年4月1日,甲公司发出商品并开出增值税发票,价款为6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 020万元。至20×7年6月8日B公司实际对外销售2 500件商品。20×7年6月30日甲公司收到B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注明已销售代销商品2 500件。甲公司依据B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确认收入1 500万元,同时结转成本1 000万元。 (3)20×7年1月1日,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规定,设备价款总额400万元,分4年每年年末等额收取。甲公司的现销价格为363万元,成本为200万元。假定满足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在20×7年12月31日确认收入100万元,同时结转成本50万元。 (4)20×7年11月1日,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D公司购入甲公司 100件某产品,每件销售价格为15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收到D公司货款并交付银行办理收款。该产品已于当日发出,每件销售成本为12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双方还签订了补充协议,规定甲公司于20×8年3月31日按每件18万元的价格购回全部该产品,且甲公司有回购选择权。由于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甲公司回购的可能性极小。甲公司认为该交易属于售后回购业务,不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要求: 分析、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