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在线答题

申论每日一练(2018/8/1):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

来源:网考网公务员 所有评论

每日一练: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2018/8/1)
【分析解答题】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 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
2.请先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按照“申论要求”在给定的答题卡上作答。
3.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4.不准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 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人们在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担心,该怎样应对日益加速的 “未富先老”局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依然面临“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 进一步加速,特别是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未来五年间,将集中步入“60”阶段,让有 着养儿防老传统的中国“老有所养”问题更加凸显,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成为两 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对于初为人父的济南某公司员工魏洪涛而言,接下来的几年不仅要哺育子女,还可能要照 顾仍生活在农村,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父母。魏洪涛同龄的妻子是生在城市的独生子女,虽然 岳父岳母目前不在一起生活,并多次公开表示将来不用他们操心,但小魏仍有压力,毕竟老人 终有需要照顾的一天。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魏洪涛坦言,如今的日子是上有老、下有小,担子 之重不言而喻。
魏洪涛的苦恼在年轻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民政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 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接近3300万人。
中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3月初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到2015年,中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
在全国两会上,养老问题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代 表说,近年来,“空巢家庭”发生的悲剧不时见诸报端,甚至有的“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才被发现。这样的事件一次次警醒人们,“养老”已不是家庭成员的独立责任,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
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代表说,据泉州市公安局介绍,当地20几岁年龄段的人比前 五年下降了不少,这从高考报名人数在减少等方面也可以看出,18岁至20多岁的新增劳动力在 减少。“养老方面,我很担心,等我六七十岁的时候,满街都是老头老太。”
2.按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则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最新的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132802万人,而60岁及以上占12%,其中65岁以上占8.3%。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说,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确有自己的形 成规律:一方面是严格的人口控制导致了独子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人口年龄金字塔倒置;另一 方面,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程度出现的,不像西方社会是现代化的自然历史产物。那些发达国家,大多在人均GDP5000至10000美元的时候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
但他强调:“无论是人口老龄化还是经济社会现代化都是动态的过程,而且相对独立,所以 也要看到‘边富边老’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应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3.2011年5月20日,和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动员大会。标志着和龙市将提前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和龙市主要领导及全市县、镇、村三级社会保障事务所(站)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 议在总结2010年新农保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部署2011年新农保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就 我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进行了动员。
和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从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养 老保险体系,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市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实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覆盖面逐 步扩大,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末,和龙市先后实施了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新型农村被征地农民、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女户夫妇,五七家属工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其中新农保参保人数达32640人,征缴保费314万元;为i1483名农村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了 基础养老金,累计发放946万元,走在全省前列。
为加快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彻底实现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龙市委、 市政府在新农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出台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城 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为目的,实现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坚持个人缴费与政府适度补贴相结合, 实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二,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
根据《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政府补贴、个人 缴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设为i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六个档次(100元档次仅限于低保人员和残疾人员),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手续。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启动标志着和龙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建 立起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3大养老保险制度互相补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4.2010年,第一批80后正式步人而立之年,他们大多数已经像60后、70后那样成为各领域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他们也承担着父辈们没有遭遇过的困难和挑战。 一对夫妇供养4位老人,80后养老难题,何去何从?
“达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90万。”达州市老龄办的负责人徐华告诉记者,“其中 ‘空巢’老人占了二成到三成。” 一直以来,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都信奉“养儿防老”这句古语。中国人 的传统养老方式也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而且这种传统观念在达州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仍是根深蒂固。
“我母亲患有高血压,我和老婆工作都很繁忙,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照顾她老人家。”家住通川区的廖先生也面临着照顾母亲的难题。廖先生虽事业有成,但工作性质使他不得不全国各地到处跑,家里就剩下一个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母亲。廖先生一直想把母亲送到当地一家设备优良、环境较好的养老院去生活,可是老母亲说什么也不去,固执地认为,只有膝下无子的 孤寡老人和子女不孝顺的老年人才不得不去养老院度过余生。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逐步产生了变化,社会养老、福利养老使80后减轻了不少负担,但对于大多是独生子女的80后夫妻来说,他们面对的将是至少4位老人的养老问题,无论是从人手上还是经济上,这都将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
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家里兄弟两个,弟弟还在读书,妻子是教师,有个1岁多的女儿,日子过得还不错。在他们上面的,除了双方父母,还有爷爷奶奶。
前段时间,张先生的爷爷心脏病复发住院。于是全家出动,张先生是家庭的支柱,日常工 作也很繁忙,但几乎每天都要往医院跑,晚上还要和弟弟轮流看护老爷子。半个月下来,全家 人都有点扛不住,都瘦了不说,因为老爷子的病来得突然,老太太受惊吓,血压升高,也卧床不起了。老婆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独自照顾女儿,不到凌晨3点睡不了觉。现在,爷爷奶奶身体逐渐康复,但因为子女很少在身边,担心他们不能照顾好自己,所以不得不找来一个保姆。但长期的保姆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少专家曾预言,80后小夫妻将面临两个独生子女赡养四位老人的难题。没错,我们的 家庭就是这样的年龄结构。而且,双方老人还在中华大地的南北两端,逢年过节该奔赴哪边尽孝?这个问题每年都要头疼几回。”远离家乡来到达州上班的吴先生对记者说,“说实在的,生活并没有亏待我们。出生在80年代的人们都是幸运的,都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但80后又是不幸的,我们注定要承担父辈们不曾遭遇过并且不可能甩掉的‘大山’。” 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乐观的80后夫妻,他们通常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双方父母也从事着福 利待遇较好的工作。
“我们双方父母都还在工作,工作单位都为他们买了养老保险。他们身体健康,生活舒适,目前都不需要我们赡养。”结婚1年半的魏小姐乐观地认为,现在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他们小两口还有点遥远。
5.章联生代表以福建省为例说,截至2009年,福建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450万 人,占福建省总人口的12.5%,并正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但是,目前福建省养老服务机构 总床位数只有4.3万张,不足老年人口数的1%,养老服务设施相对滞后。
郭松海委员在其《建好老年公寓,让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乐》建议中也指出,当前老年公寓的有效需求正在不断增强,但公寓数目少、规模小;政府对老年人的住宅建设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配套设施,管理不善。
专家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机构养老的费用大,适合中产家庭,不适合一般老人养老。而利用社区服务资源,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内养老,是今后95%中国人养老的选择,但是这种养老模式实施的前提是社区各种配套服务发展的成熟和完善。目前来说,中国社区组织发育还不够完整,资源动员不足。
目前,因工作、读书、结婚等原因与父母异地居住已经越来越普遍,城乡“空巢家庭”越 来越多,推动了中国养老模式从传统“居家养老”向具有社会化性质的“社区、居家养老”转变。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化养老方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 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可以说,居家养老就是社区中的“家庭养老院”。
铁岭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居家养老一般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职工以“家庭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
它一方面属于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赡养老人,使老人不用离开家庭环境就能受到照顾,同时可以保证服务质量,防止纠纷。
另一方面也是在提供公益性岗位,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它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困难,将大龄下岗职工和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孤老这两个困难群体的需要相结合的一举两得的工作,如果把居家养老单纯理解为是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那是不正确的。但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委员指出,由于我国长期沿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化养老体系和老年服务产业发展欠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养老资源已经处于全面匮乏的境地。
6。一个老旧的小院,七八位老人在晒太阳,还有些老人在房里聊天,陪伴他们的是属于自己的一张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小衣柜。这是很多乡村敬老院里的典型场景。老人们依靠子女每月交的“托老费”在这里养老,排遣寂寞的方式不多,只能看电视、聊天、打牌。虽然没有亲情,但让老人们知足的是,吃穿不愁,生病时还能有人照顾。
据民政部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09年底已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其中大约60%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农村,农村养老需求强烈而迫切。家庭养老和集体养老,是我国农村现行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这两种养老模式都受到了挑战。
养儿防老,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传统的养老观念。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庭养老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子女是否具备供养能力等等。若是子女无心赡养或无力赡养,都有可能造成老年人晚景凄凉。近年来,农村家庭规模也在逐渐缩小,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这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难题之外,还要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等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五保供养投人力度不断加大,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但目前分散供养对象供养经费主要由县、乡、村承担,保障标准低、资金缺口大、地方财政兜底难等仍是比较普遍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只有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人,才能享受五保供养,这使得那些子女不愿尽赡养义务、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处境愈发困窘。
乡镇敬老院正日益成为部分农村老人向往的最后归宿。但是,据民政部统计,全国有养老床位2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相当于中国每1000名老人才有15个养老床位。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设施较差等原因,会让部分农村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向往也成为“奢望”。
农村养老是亿万农民自身面临的现实需求,已成一个社会焦点问题,也是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尚没有一种单一的养老方式能全部解决包括物质提供、精神慰藉、日常护理等内容的养老需求。加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这也决定了家庭居家养老仍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作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因此,专家认为,养老制度设计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应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以实现农村养老的全面覆盖、标准多层次、模式多元化为目标,建立起人性化、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体系。
专家建议,在养老事业上,政府、社会、社区、家庭都应真正重视起来,释放更多的人情温暖。公共财政应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把符合条件的老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整个社会要营造尊老爱老的氛围,农村社区要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子女也要切实尽到赡养义务。
事实上,实现“老有所养”还有很重要的配套内容,就是“病有所医”。农民老了最怕得病。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还必须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专家提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大病统筹的比例、提高专门针对大病的统筹补贴、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等举措,让农村的老年人能看得起病,真正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7.2009年2月22日,在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福利院内,90岁的彭文兰老人坐在床边悠闲地纳着鞋垫,一旁的工作人员为老人打扫着房间。彭文兰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年,每天衣食无忧。 多巴镇福利院有八十多个床位,但现在只住了46人,“进敬老院的都是五保老人,国家每年都给他们发放供养金。还有很多老人想进,但由于资金紧缺,福利院运转艰难,我们实在是没有能力再接收啊。”福利院院长彭文林无奈地说。
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了解到,目前青海省共投入使用的农村敬老院有191家,集中供养2326人,根本不能满足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大多数农村孤寡老人都是分散养老。
“要不是没儿没女,谁来这里住啊。”在这里住了几年的李发科说,虽然福利院里不愁吃穿,但他觉得来这里是一个老人迫不得已的选择。
65岁的李洪财是湟中县多巴镇黑嘴尔村的在保户,独居在10平方米的破屋内,靠政府每年发放的五保金和救济粮过活,2008年李洪财被拖拉机撞断了一条腿,到现在走路还需要拄着棍子,村委会想让他进福利院,但一直没说服他.村委会领导告诉记者,他排斥福利院。
“儿子和积蓄是农村老人养老的主要方式,社会养老机构对农民来说比较遥远,除了没有那个意识,其次就是付不起钱。”长期在农村做民政工作的彭文林告诉记者:“普通老人在福利院的收费是每人每月600元,这对农村老人来说是个大数字。”
8.吴玉韶指出,中国是在未富先老、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国情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难度。
“应对老龄化问题,越提早人手越好。”许振超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
据福建省提供的资料:目前福建养老保险关系实现跨省、跨市转移接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五年接近提高一倍;2010年,33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制度覆盖面达40%。
但专家仍然担心,对于养老,社会保障仍然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问题。如果现在不重视,逐步充实社保基金,可能会面临无法持续的问题。对此,“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杨超委员说,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建议国家有关部委从整体出发,推动包括养老基金储备、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提供各环节在内的整个养老产业体系的全面发展。
施作霖代表认为,国家要考虑建设一些老年公寓或者服务机构,为老人们提供生活上的照顾,这可以分层次来解决,比如农村或者生活条件不好的孤寡老人,可以人住类似廉租房一样的老年公寓,政府给予补贴。对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老人家,可提供高档老年公寓,让他们生活更安逸更幸福。
常德传代表建议,要将机构养老事业纳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落实到区、街道两级组织每年的工作规划中,像规划医院、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一样,今后住宅小区规划必须包括老年服务设施。另外,政府应大力扶持培育社区福利机构,为居家养老量身定做服务。针对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情况,相关部门也应在政策上对独生子女家庭“敬老”提供相应的便利。
9.长期以来,中国社保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养老体系的双轨制造成的。首先,社保并没有覆盖到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群。社保起始于国企职工的政策性安排,后来扩大到那些未被纳入国家养老体系的其他人群。2011年7月即将执行的《社保法》不但尝试去改革这种遭到普遍质疑的退休双轨制,对于拟定过程中的咬文嚼字反倒透露出一些信息。
随着人们感受到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社保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尤其在上海,由于高消费的生活水平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养老金不甚协调,食品价格的上涨就已让上海退休工人们的日常开销感到“吃力”。常言道,社会保障制度好比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百姓生活的“安全网”,有人抱怨:“这样的社会保险一点也不保险。”对此,上海市也只能咬牙提高养老金的增长速度,这一切,要从上海社保基金的亏损说起。
前不久的上海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供的一份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8月,占上海市退休人员89.12%的302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低于全国社会保障的平均水平。这对于上海这一高消费的城市来说,令人无法理解。
然而,上海对于提高养老金额度却一直小心谨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坦言:“我们的退休金是现收现支,退休金的收入来源不够,是亏损的,财政每年要拿100多亿元往里填。”
财政压力大或许是上海近年来都没有大幅度提高退休金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上海市财政局的预算报告,2011年,上海市本级财政预算将安排支出416.1亿元,用于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交通、文化和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民生事项。其中,社保基金和就业拟安排支出达到了167.7亿元,而伴随着上海老龄化高峰的到来,社保的亏空将不断放大。
实际上,上海市在2008年曾经花了170多亿元.用于弥补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保窟窿,占当年上海市本级财政支出的18%。这其中大概花了70多亿元用于弥补养老金窟窿。10年前,上海市的养老金赤字只有7亿多元。
但造成社保缺口的主因,则是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靠并提高财政支出比例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甚至会越来越严重,最根本的理由是上海的老龄化问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
上海自1979年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30年间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中国之最,并于1993年起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阶段。从2005年到2008年间,上海市以平均每年新增10万老人的速度发展。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的老龄人口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每3个在职的上海户籍人口要养两个退休者,而全国平均是3.2个人养1个人。
除此之外,对于社保金投资不规范、监管不明也是造成上海市社保基金亏损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社保基金管理中的一大弊端就是机构设置不合理,上海政府部门集社保资金行政主管与投资运营人为一身,政企不分,也导致社保金承担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为解决养老金缺口,在《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及,“促进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国资、财政和土地收益等多元投入的社保筹资机制”。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说:“上海的确正在酝酿从国企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当中提取一部分来充实上海的社保基金,从而改变目前仅通过财政支出来填补社保窟窿的局面。”
这意味着土地收益和国企收益将作为“增量”投入社保之中。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上海市把土地收益作为社保基金重要来源并建立长效机制的话,面对巨额亏损与不断严重的老龄化,政府就不会让土地价格下跌,并必须保证每年的土地收益能稳步增长来实现,这也将对上海地价、房价形成支撑。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中国不得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养老保障制度。1993年,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市,在九届人大四十一次常委会上通过了《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1993年1月起,全市城镇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中引入个人缴费机制,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旨在“建立部分积累的养老模式”。
上海的探索随后在全国得到推广。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这种制度模式下,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分为两部分,并分别记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统筹基金账户和职工个人账户。
200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缴费率确定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率确定为本人工资的8%,至此我国的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建立。
可以说,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是在现收现付、没有任何资金积累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要求在职的一代人在继续承担上一代人的养老责任的同时,还要为自己积累养老金。没有实行个人养老账户之前的工作年限,均视同为缴费年限,而实际并无养老金累积,这样就会出现养老金支付上的缺口,也被称为“隐性债务”或“转制成本”。因此,遭遇社会老龄化最严重的上海市,社保基金亏空也成为其最头疼的问题。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封进称:“社保金亏空问题在一些地区尤其严重。”基于目前社保基金的长期亏空状态,财政直接补助是保证社保基金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手段。
据财政部主管的《中国财经报》报道表示,2009年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超过20亿元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湖北和湖南等7个省市。其中,地方财政补助最高的是上海市,为73亿元;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比上年增长102%。
10.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则认为,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高达 30%是造成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承担不了,也不愿意去 承担,门槛这么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无 力照料”和“在养老院比在家好”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分别达到44%和39%, 还有16%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同时,调查报告还分析了老人入住该机构的原因。调查报告认为,影响老年人或其家属选 择具体养老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水平,离家远近,居住条件,收费标准等。
数据显示,老年人选择入住机构的最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占一半;其次为服务好,占 24%;再次为居住条件好,占18%;最后为离家近,占8%。
以上数据表明,影响老年人入住选择最重要的是费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 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经济承受能力的考虑要多于对居住条件和服务质量的追求;其次,老年人关心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最后才是离家的远近。
调查报告还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配备的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老年人与服务人员配置比例差距较大。
调查报告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民办养老机构在没有外部支持和监督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服务成本只能在减少人力成本方面做文章,由此造成了许多民办养老机构中服务人员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况,也造成了许多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频繁跳槽改行的状况,造成整个养老服务队伍的不稳定。
此外,调查中也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获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很多人甚至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往往是就业后边干边学,服务质量很难保证。
11.早在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指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准备,200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我国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指导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批,指导意见体现了“会安排部分中央财政,用于农民养老保险”的主导思想。
2009年6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老有所养”的新农保体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该政策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0多年,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社科院对此的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家庭规模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家庭结构还呈现出以核心化家庭为主,小家庭式样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比如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
相较于城市老年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农村老年人的冲击显然更大。
唐钧也表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青壮农民工填补城市劳动力短缺,使得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不良后果,基本上会落在农村。估计大概10到15年之间,农村的养老问题就会更加凸显出来。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据农业部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农民还将以每年850万的速度向城镇转移,预计今后20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将达3亿。
“养老保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对所有国民实行普惠本身就是该制度的一种内在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对记者表示,在农村“补贴”城市多年后,国家把农民养老纳入责任义务的范畴也是理所当然的。
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2亿,而此前中央财政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几乎为零。
从经济实力和财力角度讲,中国已经具备了对农民普惠式养老政策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秦中春研究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08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6000亿,较之上世纪90年代实行“老农保”时每年4000亿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
试点工作顺利与否,关键在于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专家对农民参保程度不无担忧。
现行规定要求,试点地区的覆盖率必须达到60%以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每年需缴年收入的4%~8%,按照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计算,如果取中间5%的标准折算,农民每年需要拿出240元左右。
北京早在2008年1月1日起,就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基础养老金约为 280元,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调整。但崔宏志带领的调研组对北京昌平区与大兴区调 查时则发现,即使相对富裕的北京郊区,当地农民对一年拿出几十或上百元也非常不情愿。
“农民还有孩子上学、儿女结婚、看病等需求,相较而言养老需求无疑是靠后的。”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对记者说,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最需要养老保障的低收入农民 家庭因为资金顾虑而无法惠及的现象。
因此,在推行过程中“让农民少拿钱”是根本。据了解,中央财政拟出资30亿元在试点地 区进行“财政补贴”,对中西部财政补贴比例分别为基础养老保险最低标准的60%与80%。
三、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现状进行概括。(20分)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不超过300字。
(空格略)
2.给定资料5介绍了“居家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方式。请概括其做法的长处,分析并提出 推广该做法时应注意的问题。(2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空格略)
3.给定资料11中谈到了国务院决定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请联系农村实际,谈谈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保障体系。(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3)不超过300字。
(空格略)
4.仔细阅读给定材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
(2)言语畅达,条理清楚;
(3)总字数800~1000字。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