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

解析: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灵活运用货币政

来源:网考网经济师 所有评论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运用公开市场操作,2007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4.07万亿,其中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的3年期央行票据5 550亿;第二,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第三,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品种除了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外,还有( )。
A.外汇交易
B.现券交易
C.回购交易
D.黄金交易
2. 2007年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 )。
A.鼓励信贷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
B.警示信贷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
C.加大放松银行体系流动性
D.深度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
3.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货币乘数( )。
A.上升
B.下降
C.波动增大
D.不变
4. 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 )。[多选]
A.促进人民币升值
B.对商业银行施加强制影响力
C.抑制通货紧缩
D.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5.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增长
B.抑制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增长
C.促进外贸出口
D.抑制外贸出口

网考网参考答案:

网考网解析:

1. BC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2. BD
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起到紧缩信用的作用。从央行“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见,央行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决心。
3. B
按存款创造原理,货币乘数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反向变化,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货币乘数则小,银行原始存款创造的派生存款亦少;反之则相反。关于货币乘数的知识注意与第二章内容结合起来学习。
4. BD
央行“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明显可见央行是在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一个工具,由此可见央行是要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影响。
5. B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投资和消费,保证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

相关推荐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