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新闻,结合你对中外学前教育目标异同的理解与我国幼儿园教育现状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新闻链接:蔡美儿,英文名AmgLynnChua,华裔,女,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教授.从学前阶段开始就用高压方式,成功地教育女儿,并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从而引起了中美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其制定的十条家规中包括诸如: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是小提琴等.在接受采访时,蔡美儿表示:西式教育过去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钻研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现实中,双方都把这个关系摆成了“要么/或”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既或和”的关系,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新闻来源:京华时报网络版2011年1月31日第12版)
网考网参考答案:
网考网解析:
参考答案要点: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异同:首先,各国都很重视都很重视使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其次,我国幼儿教育较为关注丰富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童的能力;国外则更为关注培养儿童的各种兴趣和积极态度.再次,我国较为注重形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而国外却更为注重发展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最后,我国较为注重儿童的优良性格;国外却更为注重培养儿童读写算的初步技能,为儿童进去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反映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融合了中外学前教育的新认识,自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幼儿园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对纲要精神的理解还有待深入,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做法在不同层面还有所存在,对新观念新做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蔡美儿的教育案例对我们有重要启示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共同的社会发展需要导致东西方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差异呈缩小趋势,共同呈扩大趋势;作为华裔的蔡美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但中外目标和方法的融合既不是“要么或”/的简单的取舍关系,也不仅仅是表面上“既/和”的并列平衡关系.正确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应基于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我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发展打下基础;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