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2014年海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及解析
1题: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单选题】:        
2题:学生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笔记。这是注意的(  )。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集中
【单选题】:        
3题:有研究表明,学习程度达到多少时,记忆效果最好?(  )
A.80%
B.100%
C.120%
D.150%
【单选题】:        
4题: 在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最终成果进行的评价是(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单选题】:        
5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
A.遗传的重要性
B.环境的重要性
C.改变的重要性
D.学习的重要性
【单选题】:        
6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
A.对受教育者实施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单选题】:        
7题: 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脑子里浮现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空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单选题】:        
8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  )。
A.爱生尊师
B.教学相长
C.心理平等
D.民主平等
【单选题】:        
9题: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  )。
A.发展性评价
B.综合性评价
C.多元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单选题】:        
10题: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
A.职业理想
B.职业责任
C.职业态度
D.职业技能
【单选题】:        
11题: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
【单选题】:        
12题: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难度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长进,获得最佳的发展。(  )
【单选题】:        
13题: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班主任的行为并不违反《义务教育法》。(  )
【单选题】:        
14题:新课改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选修课程。(  )
【单选题】:        
15题:所谓“对话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不仅应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应支持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单选题】:        
16题: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思想。(  )
【单选题】:        
17题:学生具有认知发展差异,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
【单选题】:        
18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也就是说很笨的男性比女性多。(  )
【单选题】:        
19题:教学大纲是学校对一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对学校统一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
【单选题】:        
20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
【单选题】:        
21题: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分析题】:
22题: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分析题】:
23题: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24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厮打 嗔视 感恩戴德 义愤填膺
B.嘻闹 喋血 没精打采 中流砥柱
C.消受 幅射 臭名昭著 风华正茂
D.膨胀 渲染 义形于色 穿流不息
【单选题】:        
25题: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朴素是一种美。因为朴素美的形式不复杂,不__________,寓美于清淡之中,所以更能衬托出人的自然美。重要的是,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__________的内在美,这种美__________不显露于外__________,它会让人的精神之美益加彰显。
A.清新自然 美不胜收 即使 也
B.刻意雕琢 朴实无华 虽然 但是
C.朴实无华 清新自然 或者 或者
D.典雅华丽 刻意雕琢 如果 那么
【单选题】:        
26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7月2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购买到《哈利·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B.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C.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安土重迁,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单选题】:        
27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国家会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其中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行驶里程上限最多为60万千米
B.雾霾天气出现时,老人和孩子尽量少去户外,普通人出门最好戴上口罩。空气重度污染时,人们应减少户外活动。严重污染时,人们就要避免不再去户外活动
C.1月31日,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高玉涛表示,近日他将在西安召开路遥文学奖专家研讨会,并邀请陕西文学界、艺术界、教育界等的知名人士参加,探讨路遥文学奖如何取得公信力与权威性
D.贵州省政协委员聂坤琪建议,可考虑采取分散式集中供热,以居民小区等若干区域为热源点,分户计量收费,供暖时间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
【单选题】:        
28题: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了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单选题】:        
29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比喻、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运用拟人、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反动势力的猖狂)
C.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说明云的姿态万千)
D.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运用比喻,强调“她”长得很漂亮)
【单选题】:        
30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C.四支僵劲不能动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单选题】:        
31题: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次从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散文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我们学过他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等
C.戏剧《威尼斯商人》,诗歌《天上的街市》,童话《皇帝的新装》,神话《女娲造人》,寓言《蚊子和狮子》一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开拓了语文阅读的视野
D.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代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单选题】:        
32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中的一项是(  )。
A.诗歌与散文
B.小说与戏剧
C.新闻与写作
D.文化论著研读
【单选题】:        
33题:古诗(词)文默写。
(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填空题】:
34题:(1)古人的诗,流淌的是酒,是性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惆怅和情谊;“__________,__________”,是壮志未酬。(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柳永在《雨霖铃》一词中感慨:“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苏轼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解嘲:“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
【填空题】:
35题: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填空题】:
36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_________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__________”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填空题】:
37题:阅读《和谐明善》,回答37-40问题。
(1)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2)道理是自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惟有善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3)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先人们如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如班固就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如欧阳修就认为“为善最乐”,如程颐就认为“与人为善乃公也”。及至现当代,人们更是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作为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从而使善恰如“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4)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社会,就会使明善和谐处处见,花含春意无限艳。
(5)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1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处人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贵了不骄,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气。和气生和睦,和气“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6)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使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水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7)人的生活都脱离不了社会。讲和谐,就需要与之为善:多看发展少求疵,多想恩泽少责难,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多为贫困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手,多给失利者加把劲。要多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而对于一时难尽如人意的地方,却要在不足中求满足,在弱点中找亮点,从而使心态平衡,甘芳溢颊,乐观豁达向明天。
(8)和谐明善,贵在实践。只要施舍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37[简答题] 查看材料

从(1)(2)两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论述的“和谐”与“明善”的关系是什么?(3分)
38[简答题] 查看材料
第(3)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9[简答题] 查看材料
第(4)段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何作用?(2分)
40[简答题] 查看材料
谈谈你对第(8)段含义的理解。(2分)
【分析题】:
3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41-42题目。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①,碌硁(keng)然小人②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选自《论语·子路》)
注:①果:果断,坚决。
②磋磋然小人:磋磋然,这里指浅薄固执的样子。小人,器量小的人。
41[简答题] 查看材料

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理想的“士”?请简要概括。
42[简答题] 查看材料
孔子怎样看待“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请简要分析。
【分析题】:
39题: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实施《荷塘月色》教学时的开头导入环节,试针对此设计做一评析。
教师: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以上问答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了解到他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学习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了解本文主旨。(播放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