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
第1题:(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说服 B.锻炼 C.榜样 D.修养 |
查看答案 |
第2题:“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
查看答案 |
第3题:“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
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 |
查看答案 |
第4题: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
查看答案 |
第5题:小学生在学校发生轻微烫伤后,教师应及时处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在烫伤处冲冷水降温 ②脱去烫伤处的衣服 ③送医院处理 ④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 ⑤直接包扎烫伤处 ⑥涂抹烫伤药物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
查看答案 |
第6题:课程资源指的是( )。
A.教师和学生 B.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D.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
查看答案 |
第7题: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
查看答案 |
第8题: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条件 D.教学组织 |
查看答案 |
第9题: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
查看答案 |
第10题: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
查看答案 |
第11题: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群众活动 B.文娱活动 C.自习课 D.科技活动 |
查看答案 |
第12题: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
查看答案 |
第13题: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D.间接思维 |
查看答案 |
第14题: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政治法 |
查看答案 |
第15题: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课余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
查看答案 |
第16题: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科书 |
查看答案 |
第17题: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
查看答案 |
第18题: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内部求知欲 |
查看答案 |
第19题: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沾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
查看答案 |
第20题: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
查看答案 |
第21题: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 )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
查看答案 |
第22题: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
查看答案 |
第23题: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取的是( )。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
查看答案 |
第24题: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理论 B.活动课程理论 C.社会课程理论 D.要素课程理论 |
查看答案 |
第25题: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查看答案 |
第26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警、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
查看答案 |
第27题: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
查看答案 |
第28题: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尔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
查看答案 |
第29题: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朝 D.殷商 |
查看答案 |
第30题:“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
A.教学科目 B.社会改造 C.经验获得 D.预期学习效果 |
查看答案 |
第31题: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陶行知 |
查看答案 |
第32题: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刺激与反应 |
查看答案 |
第33题: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A.124 B.134 C.123 D.234 |
查看答案 |
第34题: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教学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个别教学 |
查看答案 |
第35题:“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
查看答案 |
第36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甄别性评价 |
查看答案 |
第37题: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注意 B.感知觉 C.思维 D.记忆 |
查看答案 |
第38题: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A.作品分析 B.文献分析 C.行为分析 D.调查分析 |
查看答案 |
第39题: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 |
查看答案 |
第40题: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A.挫折现象 B.回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高原现象 |
查看答案 |
第41题:“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
查看答案 |
第42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
查看答案 |
第43题: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 |
查看答案 |
第44题: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小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 B.工作总结 C.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
查看答案 |
第45题:班级管理的中心内容是( )。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教学管理 C.班级学习管理 D.班级生活管理 |
查看答案 |
第46题: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
查看答案 |
第47题: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
查看答案 |
第48题:明确规定各年级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各年级的基本目标、主要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基础工作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实施原则,做了扼要提示的文件是( )。
A.《少先队工作纲要》 B.《辅导员工作纲要》 C.《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 D.《少先队团队工作纲要》 |
查看答案 |
第49题:班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主要涉及( )。
A.学习-、纪律、健康、着装 B.学习、健康、出勤、卫生 C.学习、纪律、着装、卫生 D.学习、纪律、出勤、卫生 |
查看答案 |
第50题: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 |
查看答案 |
第51题:简述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
查看答案 |
第52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查看答案 |
第53题:简述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
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