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2018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第1题:中共河南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会提出河南的三大精神财富是( ) A.艰苦奋斗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 B.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南街村精神 C.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红旗渠精神、史来贺精神 |
【单选题】: |
第2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是( ) A.《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 B.《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D.《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
【单选题】: |
第3题:下列说法错误的( ) A.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有偿补课 B.严禁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有偿补课 C.在职中小学教师可以为生病请假学生无偿补课 D.在职中小学教师可以推荐学习困难的学生困难的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有偿补课 |
【单选题】: |
第4题:小学生小明屡次迟到早退,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和学校可以采取的管理方式是( )。 A.体罚 B.停课 C.开除学籍 D.批评教育 |
【单选题】: |
第5题:《学记》中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名句是( )。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不陵节而施 C.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禁于未发之谓豫 |
【单选题】: |
第6题: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体现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自我意识 B.社会环境 C.遗传素质 D.主观努力 |
【单选题】: |
第7题:教师与专家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主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
【单选题】: |
第8题:泰勒主张,确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学科专家建议 B.学生兴趣和需要 C.社会生活 D.家长需要 |
【单选题】: |
第9题:师生关系在人际关系层面上的特点是( ) A.教学相长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授受关系 |
【单选题】: |
第10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素养是( ) A.责任担当 B.实践创新 C.学会学习 D.健康生活 |
【单选题】: |
第11题:班级文化建设里,教室板报、名言、班级舆论等属于(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组织文化 D.制度文化 |
【单选题】: |
第12题:下列选项体现教师劳动长期性特点的是(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D.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单选题】: |
第13题:教师展示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这种导入新课方法属于( ) A.直接导入 B. 问题导入 C.故事导入 D. 直观导入 |
【单选题】: |
第14题: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 布卢姆 C.赞可夫 D. 巴班斯基 |
【单选题】: |
第15题:亮亮语文成绩一直不好,虽几经努力但并无成效,于是语文课上不听讲,不做作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习得性无助 B.自我效能感 C.期望效应 D.思维定势 |
【单选题】: |
第16题:小明对“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这一问题回答是“抓住会挨打”,由此可以判断其道德认识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
【单选题】: |
第17题:学生背会一篇课文用了 10 分钟,然后再花 5 分钟读该文章,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A.及时复习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
【单选题】: |
第18题:有关气质与性格关系,错误的是( ) A.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 B.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C.气质表现得早,性格表现得晚。 D.气质可塑性大,性格可塑性小。 |
【单选题】: |
第19题:小强不善于结交朋友,语文、英语成绩一般,但擅长绘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小强具备较高的( ) A.空间智力 B.语言智力 C.数学逻辑智力 D.音乐智力 |
【单选题】: |
第20题:上完一节饶有兴趣的课,学生不受该节课影响,自觉进入下节课的学习。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
【单选题】: |
第21题: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称之为( )。 A.先行组织者 B.最近发展区 C.学习准备 D.教学支架 |
【单选题】: |
第22题:讲解“果实”概念时,教师运用变式给学生呈现苹果、花生、棉籽等实物,其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学生注意 C.突出本质特征 D.丰富学生想象 |
【单选题】: |
第23题:考试失利时不是垂头丧气,而是认真分析失败原因,确定努力方向。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宣泄 B.放松 C.心理补偿 D.认知重组 |
【单选题】: |
第24题:学生使用列提纲、画网络图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调节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策略 |
【单选题】: |
第25题:.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李芳,从教以来,29 年如一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全的人格培养,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她不断学习,始终坚持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学生,总是以新的课程理念打造每一堂课,她的课生动活泼、充满激情,深受学生喜爱;她始终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对所教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情况都了如指掌,尽心帮助每一名困难学生,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好“妈妈”。在学生面临危难的生死一瞬间,她挡在学生身前,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堂课!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
【分析题】: |
第26题:张老师选了一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分配表演任务时,听到了学生们的议论,学生 A 说:“老师怎么选了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学生 B说:“你管呢,让演什么就演什么呗。”学生 A又说:“我可不想演”于是张老师就请不想演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 A 说;“您 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剧本让我们演,为什么不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呢?”经过考虑,张老师把编导的任务交给了学生 A,她高兴的接受了任务,与同学们商量表演哪一课,并请老师做参谋。最终,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师生共同品尝了收获的的喜悦。 问请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
【分析题】: |
第27题:四(3)班的小东,非常顽皮,不讲卫生,上课爱打瞌睡,学习成绩也不好, 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他也常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班主任黄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班会活动,黄老师发现小东在台上镇定自若,还很幽默,就及时表扬、鼓励了他。在一次“班级之最”评选中,小东被评为“小品演的最好的人”。月光老师招教由于小东点子多,大家选他做了班会策划组的组长,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后,小东积极为班集做事,变得干净整洁了,也爱学习了。原来最不喜欢上黄老师的英语课,现在是英语课上发言最积极的人,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问请从德育原则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
【分析题】: |
第28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
【分析题】: |
第29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某一课为《生活中的快乐》,其中“感受快乐”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为 40 人。 请设计一个体验活动,写出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具体做法。 |
【分析题】: |
第30题: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农民播种时,将种子埋在土里之后,随后却要重重地踩上一脚,土松苗反而会长不出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土地的苗反而才能茁壮成长 注意:下面是答案要点,根据您在考试中的作答,选择您的答案要点,注意:根 据给的评分标准通过下面的滑动条预估自己的分数。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