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1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单选题】:      

2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促进公平
D.提高质量
【单选题】:      

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单选题】:      

4题: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单选题】:      

5题: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单选题】:      

6题: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单选题】:      

7题: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单选题】:      

8题: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长善救失
【单选题】:      

9题:“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单选题】:      

10题:“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锻炼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单选题】:      

11题: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      

12题: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单选题】:      

13题: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教育应该()。
A.理论联系实际
B.主动施教
C.循序渐进D.个性化
【单选题】:      

14题:衡量一个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自觉地关注教材
B.自觉地关注学生
C.自觉地关注生存
D.自觉地关注情境
【单选题】:      

15题:“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情绪
B.性格
C.认知
D.思维
【单选题】:      

16题:教师边讲课边环视学生,又恰当地组织教学,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深度
【单选题】:      

17题:一个人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单选题】:      

18题:受过去的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
A.迁移
B.定势
C.原型启发
D.动机
【单选题】:      

19题: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单选题】:      

20题: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单选题】:      

2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心理辅导的人精神都有问题
B.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健全
C.考试焦虑不是心理的问题
D.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单选题】:      

22题:教师对学生期望的积极预言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马太效应
【单选题】:      

23题: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是()。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单选题】:      

24题: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就要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单选题】:      

25题: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的特岗教师。她一到岗位就认真备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好,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小李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她经常采取罚站,不允许进教室等方式惩罚他们。
问题:请从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题】:

26题:王老师教学生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开始引导学生:“你头顶是什么?”
学生:“头发”
老师:“头发上边是什么呢?”
学生:“屋顶”
老师:“屋顶上面呢?”
学生:“瓦片”
老师有点急:“你们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
学生低语:“还有小鸟在飞。”
问题:请运用教学原则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分析题】:

27题:课堂上,胡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练的几笔勾画出一只公鸡,并归结出画公鸡的七个要素。接着,胡老师让四位同学上黑板画出四种不同的图形,由老师按画公鸡的要素依次在这四个不规则的图形上添加几笔,画出了栩栩如生的四只公鸡。这使同学们为之一振,大大减少了对画公鸡的畏难情绪,都想一试身手。于是,胡老师让全体学生在纸上自己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画的过程中,胡老师没有批评任何一位学生画得不像,而是不时地对画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胡老师要求学生把画好的鸡剪下来,贴到黑板上一张画有养鸡场的铅笔画板上。尽管画的质量不是很高,但画的鸡千姿百态,构成了一幅十分漂亮的作品。最后,胡老师还别具匠心地设计出用铅笔和纸篓做成的立体鸡,背上开了一个洞,要学生变废为宝,把剪下的碎纸片揉成颗粒作为饲料喂鸡。学生们争先恐后,一会儿教室就变得干干净净了。
问题:请分析案例中的胡老师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角色。
【分析题】:

28题: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分析题】:

29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我的邻里乡亲”部分内容如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有些邻里之间亲亲热热如同一家人。有些则很少往来。你们那里的邻里关系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我们周围存在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教科书中用三幅画呈现了不同的邻里关系:第一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所在的院子里有五户人家,大人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小孩则在一起做游戏;第二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所在的楼里,邻居们平时见面点点头,没什么来往;第三幅图是某同学的邻居端着一筐桔子让大家一起品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戚朋友一般住的相距很远,不常见面,但是左邻右舍却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邻居间的和睦相处是安宁、愉快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教科书中用三幅图呈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第一幅图是某同学的妈妈出差了,邻居帮忙照顾她;第二幅图呈现的是某同学忘带房门钥匙了,邻居张奶奶热情地招呼该同学到她家先坐一会儿;第三幅图呈现的是一位老爷爷站在楼道里,提醒刚下班的邻居,楼里第二天要通煤气,家里别忘了留人)
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5人。
设计要求:(1)确定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理由。
【分析题】:

30题:阅读下面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小男孩和父亲去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父子俩都很欢喜,可是父亲突然发现还有几个小时才到开放捕捞时间,尽管没有人看见儿子钓到了这条鱼,父亲还是坚决地让儿子遵守规定,把鱼放回湖里。小男孩当时非常难过,但最终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了。多年以后,小男孩长大成人,每当他遇到道德难题,他就会想起父亲告诫,那就是:道德实践起来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常常遇到类似钓鱼这件事那么具体而严格的教育,也许会获得更多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