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考试《美术》真题及答案
1题:使用红色和黄色两种原色调配出的间色是( )。
A.橙色&nBsp;
B.紫色&nBsp;
C.绿色&nBsp;
D.蓝色
【单选题】:      

2题:被郭沫若赞为“--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民间艺术形式是( )。
A.年画&nBsp;
B.泥塑&nBsp;
C.刺绣&nBsp;
D.剪纸
【单选题】:      

3题: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使用的透视方法是( )。
A.成角透视&nBsp;
B.平行透视&nBsp;
C.散点透视&nBsp;
D.圆形透视
【单选题】:      

4题: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的作者是( )。
A.米开朗基罗&nBsp;
B.米隆&nBsp;
C.布鲁内莱斯基&nBsp;
D.多纳太罗
【单选题】:      

5题:与敦煌莫高窟位于同一省份的石窟是(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麦积山石窟&nBsp;
D.克孜尔石窟
【单选题】:      

6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小学五年级所属的学段是( )。
A.第四学段&nBsp;
B.第三学段&nBsp;
C.第二学段&nBsp;
D.第一学段
【单选题】:      

7题:“画圣”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是( )。
A.《送子天王图》
B.《渔庄秋霁图》
C.《虢国夫人游春图》
D.《韩熙载夜宴图》
【单选题】:      

8题:"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达:芬奇-《思想者》
B.雷诺阿-《格尔尼卡》
C.列维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梵高-《夜间咖啡馆》
【单选题】:      

9题:唐代草书名家怀素的代表作品是( )。
A.《玄秘塔碑》
B.《兰亭序》
C.《自叙帖》
D.《多宝塔碑》
【单选题】:      

10题:提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的园林造景方式是( )。
A.布景&nBsp;
B.框景&nBsp;
C.分景&nBsp;
D.障景
【单选题】:      

11题:20 世纪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代表作品是( )
A.《开花的苹果树》
B.《呐喊》
C.《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D.《自由引导人民》
【单选题】:      

12题: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的绘画理论是( )。
A.南北宗论&nBsp;
B.传神写照,仅在阿堵中&nBsp;
C.笔墨当随时代&nBsp;
D.气韵生动,随类赋彩
【单选题】:      

13题:《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作者是( )。
A.德加&nBsp;
B.修拉&nBsp;
C.蒙德里安&nBsp;
D.维米尔
【单选题】:      

14题:开创了“湖州竹派”的北宋画家是( )。
A.沈周&nBsp;
B.金农&nBsp;
C.文同&nBsp;
D.王时敏
【单选题】:      

15题:长篇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
A.张乐平&nBsp;
B.丰子恺&nBsp;
C.华君武&nBsp;
D.丁聪
【单选题】:      

16题:.“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书画常用的工具材料,合称“文房四宝”,以下均产于安徽的一项是( )。
A.徽墨湖笔端砚
B.徽墨湖笔歙砚
C.宣纸湖笔端砚
D.宣纸徽墨歙砚
【单选题】:      

17题:舞蹈纹彩陶盆是我国战国时期陶制器皿的代表作品。 
【判断题】:  

18题: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连续重复排列的形式称为二方连续。 
【判断题】:  

19题:中国画技法中“没骨法”是指纯以画笔勾勒线条,而不设色来描绘景物或形象一种表现形式。 
【判断题】:  

20题:美术课程评价的唯一依据是学生的美术作业。 
【判断题】:  

21题:《苦瓜和尚语录》的作者是石涛。 
【判断题】:  

22题:“景泰蓝”是我国明清时期著名的釉下彩瓷器品种。 
【判断题】:  

23题:《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代表作之一。 
【判断题】:  

24题: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的学院。 
【判断题】:  

25题:《太白行吟图》是南宋画家梁楷创作的工笔人物画典范。 
【判断题】:  

26题:油画《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代表作品。 
【判断题】:  

27题: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版)》中美术课程基本理念。
【分析题】:

28题:写出《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年代,并简述其艺术特色。
【分析题】:

29题:美术图示题(本题 8 分)
29.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谐音的方法来表达吉祥寓意。请以“莲花”和“鱼”为主要元素,在下框中画一个三角形的适合纹样,表达“连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分析题】:

30题:综合实践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一-小题 4 分,第二小题 12 分,共 16 分)
《几何形体的联想》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本课所呈现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画家马列维奇创作的,由各种几何形体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绘画作品《雨后乡间之晨》。
②引用法国画家塞尚的论述:“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
③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概括,提炼出几何形体的示范作品。
④艺术家以几何形体为基本素材,通过穿插、层叠、切割、弯曲、重复等组合方式创作的黑白装饰画作品。
⑤学生对几何形体展开联想,完成的黑白装饰画创意作品,表现内容包括人物、风景、建筑、动植物及生活日用品等。
30.请依据上述材料完成本课导入环节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
【分析题】:

31题:以“几何形体的联想”为主题,在下方的方框内创作--幅黑白装饰画。要求:①联想丰富, 创意独特。②至少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几何形体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