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2009年山西省特岗教师考试《中学生物》真题及答案
1题:在下列生物中,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
A. 支原体 
B. 苏云金芽孢杆菌
C. 蓝藻 
D. 小麦
【单选题】:      

2题: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 核仁被破坏 
B. 染色体被破坏 
C. 细胞膜被破坏 
D. 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单选题】:      

3题: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组织内ATP的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是( )。
【单选题】:      

4题:一位学生想研究蜗牛爱吃白菜还是爱吃大头菜,他将两种菜叶均切成小块,并准备10个容器,在每个容器中均放置一只蜗牛和每种菜叶各一块。三天后,对每种菜叶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有人认为此实验不科学,他的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所用的菜叶的小块未经测量,它们可能不相等
B. 每种菜叶的厚度可能不等,因此其实际大小可能不等
C. 对蜗牛的情况未做说明
D. 只需要两个相同的容器,各放入一只相同的大小的蜗牛,其他相同
【单选题】:      

5题:科学家对完全相同的双胞胎进行一项研究,他们将双胞胎在出生后就分开,分别在不同环境中培养,发现他们的智能相差很大。对这种差异最好的解释是( )。
A. 遗传物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B. 环境可影响遗传性状的发育和表达
C. 智能的形成是后天性的,环境对智能起决定性作用
D. 双胞胎中有一个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另一个未发生
【单选题】:      

6题: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单选题】:      

7题:带鱼、狗、蝗虫、蚯蚓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它们分别依靠什么进行呼吸?( )
A. 鳃、肺、体壁、气管
B. 体壁、气管、肺、鳃
C. 鳃、肺、气管、体壁
D. 体壁、肺、鳃、气管
【单选题】:      

8题: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有( )。
①臭氧层的出现②高温③原始海洋④原始大气⑤紫外线⑥雷电⑦氧气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③④⑤⑥⑦
【单选题】:      

9题: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绿色植物,小白鼠能正常生活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 )。
A. 小白鼠不需要氧气
B. 玻璃罩中原有的氧气足够小白鼠呼吸所需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
D.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
【单选题】:      

10题: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的部分肋骨就延长,使身体扁平并与太阳成直角,这种特征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向光性
B. 应激性
C. 遗传性
D. 适应性
【单选题】:      

11题: 人们认为自从出现了有性生殖后,生物进化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 )。
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繁殖速度更快
③有性生殖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
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单选题】:      

12题: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B. 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 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 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单选题】:      

13题:植物萎蔫时的吸水速率(X)、运输速率(Y)、蒸腾速率(Z)的大小是( )。
A. X>Y>Z 
B. Z>Y>X
C. X>Z>Y 
D. Y>X>Z
【单选题】:      

14题: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②③所示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B. 动物的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四种状态的细胞
C. 图③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基因重组
D. 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个染色单体
【单选题】:      

15题:如图所示的过程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率的曲线,(纵坐标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率)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催化需要适宜的pH
【单选题】:      

16题: 研究人员对下列四种不同微生物的结构、成分及生理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你认为最可能是固氮微生物的是( )。细胞壁核酸种类染色体代谢类型
A无DnA无异养型
B无rnA无异养型
C有DnA与rnA有自养型
D有DnA与rnA无异养型&nBsp;
【单选题】:      

17题: &nBsp;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B. 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C. 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蜕皮现象
D. 蝉、螳螂和黄雀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单选题】:      

18题: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单选题】:      

19题:在同纬度一距离大陆50英里的高山岛屿上,发现5种甲属的动物,但是却在大陆上发现2种同属的动物。试问,造成该岛上的物种多样性的原因可能是( )。
A. 该岛上的物种有遗传隔离
B. 大陆上的环境变化较大
C. 大陆上的物种发生突变的机会较高
D. 大陆上的物种灭绝概率较大
【单选题】:      

20题: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单选题】:      

21题: 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 疫苗 
B. 外毒素
C. 抗原 
D. 抗体
【单选题】:      

22题: 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 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 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 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单选题】:      

23题: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A. 体液免疫
B. 细胞免疫 
C. 自身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单选题】:      

24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鄱阳湖、太湖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重要的能量生产基地
C. 物种越丰富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D. 城市和农业生态系统在物质和能量上都是高度开放的
【单选题】:      

25题: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水稻细胞基因的结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
B. 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 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 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单选题】:      

26题:教育是一种( )。
A. 生物现象 
B. 心理现象
C. 自然现象
D. 社会现象
【单选题】:      

27题: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
A. 生产力 
B. 政治制度
C. 经济制度
D. 意识形态
【单选题】:      

28题: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 )。
A. 现代教育理论
B. 传统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理论 
D. 实质教育理论
【单选题】:      

29题: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 实验心理学
B. 普通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单选题】:      

30题: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绝对感觉阈限 
D. 差别感觉阈限
【单选题】:      

31题:关于生物体内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B. 生物体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一些元素
C. 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D. Ca、Zn、Mn等元素是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
【多选题】:        

32题: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我们平时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 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 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 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多选题】:        

33题:我们常用移地实验来检验不同地区同种植物族群的遗传变异。如果将某种植物分布在低、中、高三个不同海拔的植株上采得的种子,同时种在中海拔的苗圃中,发现来自不同海拔植株种子所发育的植株高度不同,与种子原来海拔分布的植株高度不同,其中以来自中海拔植株的种子,所发育的植株高度最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植物的分布很广
B. 该种植物最适合在中海拔地区生长
C. 该种植物在不同海拔的族群有遗传变异
D. 环境条件会影响该植物的生长高度
【多选题】:        

34题:下列过程中,有CO2生成的是( )。
A. 向酵母菌的培养液中加入丙酮酸 
B.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的骨骼肌细胞
C. 苹果贮存久了,产生了酒精的气味 
D. 高等植物被水淹时
【多选题】:        

35题:下列各现象中,哪几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 )
A. 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
B. 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
C. 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
D. 头发里的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变种存活下来
【多选题】:        

36题:以下四种细胞工程的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方法是( )。
A. 细胞和组织培育 
B. 细胞融合
C. 动物胚胎移植
D. 细胞核移植
【多选题】:        

37题: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填空题】:

38题: 教材是知识接受活动中的主要_________,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
【填空题】:

39题:记忆表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形象概括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别差 异性。
【填空题】:

40题:下表表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分解的有关数据(单位:t•hm-2•y-1)。请分析回答:
热带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冻原净光合量507.511.57.51.5枯叶输入456.010.06.11. 2枯叶现存量5.05.0153544(1)表中显示净光合量(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这与等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2)生态系统的分解功能主要由________等生物完成。
(3)研究发现,待分解资源的C∶N比影响分解过程,其原因是_________。
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可供开发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分析题】:

41题: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因此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题】:

42题:图a为动物细胞,图b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_______。(填序号)
A. 轮藻的叶肉细胞
B. 燕麦胚芽鞘细胞
C. 洋葱根的分生区细胞
D. 蓝藻
E. 豌豆的幼茎表皮
(2)如果图a 是人体胰岛B细胞,与胰岛素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b细胞做植物体细胞杂交,需要用酶处理,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题】:

43题: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
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不能通过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陪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做临时装片,用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
【分析题】:

44题: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图2为某细菌种群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种群数量呈图1的m曲线增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特性,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
(2)若种群呈图1的n曲线增长,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是________,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阴影"部分是指__________。
(3)图2中 a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为了获得大量的单细胞蛋白,应该选择时期。 图2曲线与图1中的n曲线比较,出现d时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分析题】:

45题:(7分)下图为人体某局部代谢及其相互关系简图,A-F表示物质,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联系有机物代谢过程的物质B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产生物质E大量进入血液后,此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图中③过程是_________作用,物质F可以转变成而排出体外。
(4)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血液中酶的含量比较高,_____________可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5)与图中①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
【分析题】:

46题:(9分)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中研究较早,也比较成熟的技术。
(一)用一株优质花卉(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茎尖组织培养出一批花苗,一批花农购买了这批花苗。经过跟踪调查,这批花苗开花后其花色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请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人用这株花卉植物的甲组织培养成幼苗,然后用此幼苗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发现如右图所示分裂图像。
(1)此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
(2)甲组织最可能是_________组织。
(3)组织培养出的幼苗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分析题】:

47题:(14分)背景材料:白血病又名血癌,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76×10-5。在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白血病居第一位。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还侵犯身体其他器官。目前能根治白血病的唯一方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的3种来源是______________。
(2)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制备的,可以用来检测白血病。
(3)当前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是。但没有亲缘关系的骨髓中其配型相合的仅有,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仅有25%的概率,试简述其原因。
(4)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越来越成熟,从中提取分离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分析题】:

48题: (10分)1946年,科学家把一个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的菌株和一个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的菌株,一同培养在缺少上述四种营养物的培养基中。设想,如果这两株细菌相互之间没有基因交流(有性生殖),它们在这一培养基中应该都不能生活,但实验结果相反,出现了少量能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现已查明,细菌的基因交流是通过细菌"接合"而实现的。
(1)细菌的接合表现了初步的有性分化。接合虽然没有繁殖的意义,但由于存在基因从一个细菌到另一个细菌的传递,因而有增多变异的作用,而增多变异在上有重要意义。
(2)假定这两种菌株在培养过程中不往外释放氨基酸,请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目的:验证细菌是否具有有性生殖。
材料:甲菌株(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乙菌株(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培养皿、培养基、各种营养成分、恒温箱等。
①实验假设:。
②实验步骤:a.配置培养基并灭菌:培养基的成分不能含有甲硫氨酸、生物素、苏氨酸、亮氨酸
b.设置对照实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均等放入3个相同的培养皿中。
c接种:将甲、乙菌株按设计要求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③2号培养皿中接种的细菌B是菌株;预期C处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填写观察记录,完成以下部分实验记录表培养皿接种细菌实验现象1A不出现菌落2B出现菌落3乙菌株C 
【分析题】:

49题:卫生部于2005年4月6 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性进行了检测。
(1)若实验小鼠为雌性,上图中过程为①为分裂,甲细胞的名称是。
(2)若该雌鼠的基因型为AaBbDD,图甲中1表示性染色体,则2、3、4表示,与本次分裂同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3)用过程②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所用培养液中除葡萄糖、氨基酸外还应有等。
(4)请完善检测苏丹红毒性的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编号为1-6,分别加入等量相同的培养液和小鼠细胞。
第二步:。
第三步:。
结果如下表:
培养瓶编号123456添加剂中苏丹红浓度(mg/L)水1050100300900变异细胞比例001/1061/1062/1068/106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题】:

50题: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