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第1题: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 杜威 B. 巴甫洛夫 C. 华生 D. 斯金纳 |
【单选题】: |
第2题: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保罗?朗格朗 B. 罗杰斯 C. 索尔蒂斯 D. 布鲁纳 |
【单选题】: |
第3题: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 问答法 B. 发现法 C. 讲授法 D. 雄辩术 |
【单选题】: |
第4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建构主义 D. 新行为主义 |
【单选题】: |
第5题: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练习 B. 学习 C. 强化 D. 巩固 |
【单选题】: |
第6题: (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A. 上课 B. 教学 C. 工作 D. 交往 |
【单选题】: |
第7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 A. 常模参照性 B. 标准参照性 C. 总结性 D. 发展性 |
【单选题】: |
第8题: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 探讨因果关系 C. 严格控制自变量 D. 简便易行 |
【单选题】: |
第9题: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 构造主义 B. 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D. 实用主义 |
【单选题】: |
第10题:(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凯洛夫 D. 布鲁纳 |
【单选题】: |
第11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
【单选题】: |
第12题: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 观察力 B. 想象力 C. 思维力 D. 创造力 |
【单选题】: |
第13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单选题】: |
第14题: (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
【单选题】: |
第15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
【单选题】: |
第16题:(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 课堂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开放教学 D. 电化教学 |
【单选题】: |
第17题: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不均衡性 C. 稳定性和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
【单选题】: |
第18题: 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A. 性格 B. 情绪 C. 人格 D. 气质 |
【单选题】: |
第19题: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 A. 后脑 B. 中脑 C. 前脑 D. 延脑 |
【单选题】: |
第20题: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A. 感觉适应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感觉转换 |
【单选题】: |
第21题: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幻想 |
【单选题】: |
第22题: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
【单选题】: |
第23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A. 安全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认识和理解需要 |
【单选题】: |
第24题: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 智力正常儿童 B. 智力超常儿童 C. 弱智儿童 D. 品德良好儿童 |
【单选题】: |
第25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 《论语》 B. 《荀子》 C. 《孟子》 D. 《学记》 |
【单选题】: |
第26题: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
【单选题】: |
第27题: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 A. 加涅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托尔曼 |
【单选题】: |
第28题: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观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
【单选题】: |
第29题: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德育 |
【分析题】: |
第30题:绝对感觉阈限 |
【分析题】: |
第31题:投射测验 |
【分析题】: |
第32题:先行组织者 |
【分析题】: |
第33题: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题】: |
第34题: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题】: |
第35题: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和______。 |
【填空题】: |
第36题: 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______归因。 |
【填空题】: |
第37题: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和。 |
【填空题】: |
第38题: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分析题】: |
第39题:简述美育的任务。 |
【分析题】: |
第40题: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
【分析题】: |
第41题: 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分析题】: |
第42题: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
【分析题】: |
第43题: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
【分析题】: |
第44题: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 |
【分析题】: |
第45题: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