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西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
第1题: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
【单选题】: |
第2题: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 )。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D.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
【单选题】: |
第3题: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由发展 B.自我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
【单选题】: |
第4题: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大教学论》 |
【单选题】: |
第5题:贝尔-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 A.巡回教学制 B.导生制 C.学年制 D.班级授课制 |
【单选题】: |
第6题: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单选题】: |
第7题: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单选题】: |
第8题: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 A.教育实验观察 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 D.教育现场观察 |
【单选题】: |
第9题: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
【单选题】: |
第10题: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
【单选题】: |
第11题: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
【单选题】: |
第12题: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 |
【单选题】: |
第13题: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
【多选题】: |
第14题: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
【多选题】: |
第15题: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 )。 A.重视个别差异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
【多选题】: |
第16题: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
【多选题】: |
第17题: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 A.肤觉 B.平衡觉 C.嗅觉 D.运动觉 |
【多选题】: |
第18题:教师教育就是师范教育。( ) |
【判断题】: |
第19题:道家的教育主张“行不言之教”。( ) |
【判断题】: |
第20题:教育评价依据其评价主体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 |
【判断题】: |
第21题: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 |
【判断题】: |
第22题: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问题。( ) |
【判断题】: |
第23题: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 |
【判断题】: |
第24题: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图式 |
【分析题】: |
第25题:教学原则 |
【分析题】: |
第26题:注意 |
【分析题】: |
第27题:态度 |
【分析题】: |
第28题:认知结构 |
【分析题】: |
第29题:什么是素质教育? |
【分析题】: |
第30题: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
【分析题】: |
第31题: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
【分析题】: |
第32题:举例说明“感觉适应”。 |
【分析题】: |
第33题: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
【分析题】: |
第34题: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
【分析题】: |
第35题: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论述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什么。 |
【分析题】: |
第36题:试述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分析题】: |
第37题:张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学校工作有时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张老师就抓着不放。张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在学校里很有影响力。学校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人难以接受。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张老师。张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张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最后,王校长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为实习小组副组长。他果然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张老师向校长提出给予权力的要求是否正当? |
【分析题】: |
第38题:一位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必须完成一篇关于某一特定题目的学术报告。这篇报告必须有10页纸,打印出来,双倍行距,而且报告中必须包含至少10篇参考文献;必须在三周内单独完成,并且只能在图书馆或者家中完成。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本案例中外部控制是否很强?如果是,表现在哪些方面?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