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卷 |
第1题:1879 年,(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冯特 B.桑代克 C.华生 D.特曼 |
【单选题】: |
第2题: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是( ) A.克丽斯塔 B.王亚平 C.阿尔文 D.芭芭拉 |
【单选题】: |
第3题: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
【单选题】: |
第4题: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电脑皮层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
【单选题】: |
第5题: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
【单选题】: |
第6题:( )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
【单选题】: |
第7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
【单选题】: |
第8题:( )也称储存。指已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提取。 A.保持 B.编码 C.提取 D.记忆 |
【单选题】: |
第9题:( )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意记忆 |
【单选题】: |
第10题:艾宾浩斯在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是( ) A.前后一致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高原现象 |
【单选题】: |
第11题:( )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
【单选题】: |
第12题:儿童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作“八口”,这说明儿童(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
【单选题】: |
第13题: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由( )于1922 年首创。 A.斯金纳 B.桑代克 C.霍尔 D.赫尔 |
【单选题】: |
第14题: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A.经验 B.问题表征 C.线索 D.功能固着 |
【单选题】: |
第15题:( )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封闭模拟二-第13题-相关知识点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
【单选题】: |
第16题: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 ) A.西蒙 B.比奈 C.瑞文 D.斯坦福 |
【单选题】: |
第17题: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 )试图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解释智力行为,于上世纪80 年代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 A.瑟斯顿 B.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 D.斯滕伯格 |
【单选题】: |
第18题:进程民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6 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
【单选题】: |
第19题: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例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
【单选题】: |
第20题: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 ) 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
【单选题】: |
第21题: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奇 |
【单选题】: |
第22题: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学记》 B、《中庸》 C、《孟子》 D、《大学》 |
【单选题】: |
第23题: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夫、《教育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 |
【单选题】: |
第24题: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杰出的贡献的学者是( ) A、美国的舒尔茨 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C、中国的于光远 D、美国的凯恩斯 |
【单选题】: |
第25题: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 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
【单选题】: |
第26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
【单选题】: |
第27题: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
【单选题】: |
第28题: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
【单选题】: |
第29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认得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想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
【单选题】: |
第30题: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除要求具有熟练的数字技巧、良好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
【单选题】: |
第31题: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
【单选题】: |
第32题: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
【单选题】: |
第33题: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
【单选题】: |
第34题: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研究型课程 C、单一型课程 D、综合型课程 |
【单选题】: |
第35题: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权控制在婆罗门教和( )手中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
【单选题】: |
第36题:( )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A、夸美纽斯 B、伊斯兰教 C、杜威 D、裴斯泰洛奇 |
【单选题】: |
第37题: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 )的影响最大 A、康德 B、歌德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
【单选题】: |
第38题: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希波克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单选题】: |
第39题:孔子的教育思想在( )中有充分的反应 A、《中庸》 B、《大学》 C、《孟子》 D、《论语》 |
【单选题】: |
第40题: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端于( )的《大教学论》。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裴斯泰洛奇 |
【单选题】: |
第41题: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德国赫尔巴特的( )作为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民本主义》 |
【单选题】: |
第42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
【单选题】: |
第43题:“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 世纪初的(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
【单选题】: |
第44题: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 B、组织的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
【单选题】: |
第45题: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的《钦定学堂章程》(使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1902 年 B、1924 年 C、1912 年 D、1904 年 |
【单选题】: |
第46题:(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A、1902 年 习题强化题集-17页-15题 B、1904 年 C、1912 年 D、1922 年 |
【单选题】: |
第47题:(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
【单选题】: |
第48题: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品德 D、政治道德 |
【单选题】: |
第49题:教育者施教传道、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 ) A、德育内容 B、德育活动 C、德育方法 D、德育过程 |
【单选题】: |
第50题: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 )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
【单选题】: |
第51题: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知道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
【单选题】: |
第52题:班会的特点主要由集体性、针对性和( ) A、自主性 B、开放性 C、时效性 D、教育性 |
【单选题】: |
第53题:我国实行( )年义务教育 A、八 B、九 C、五 D、十 |
【单选题】: |
第54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 )实施 A、2006 年 B、1995 年 C、2001 年 D、2004 年 |
【单选题】: |
第55题:《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 A、履行法律规定义务 B、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
【单选题】: |
第56题:(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A、教师良心 B、教师公正 C、教师义务 D、教师荣誉 |
【单选题】: |
第57题: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身心健康权 |
【单选题】: |
第58题:5 月19 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287 个城市中,江西省有南昌、上饶、景德镇和九江四个城市入选( ) A、2012 年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前10 名 B、2012 年中国宜居城市竞争力前10 名 C、2012 年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前10 名 D、2012 年中国知识城市竞争力前10 名 |
【单选题】: |
第59题:2012 年6 月27 日,中国载人潜水蛟龙在号再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 )米,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达到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A、7000 B、7020 C、7062 D、8000 |
【单选题】: |
第60题: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 A、詹姆士 B、苛勒 C、韦特海默 D、华生 |
【单选题】: |
第61题: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8 分) |
【分析题】: |
第62题: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7 分) &nBsp; |
【分析题】: |
第63题:论述题(10 分)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
【分析题】: |
第64题:案例分析题(共15 分) 案例一 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求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后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有哪些人抄袭之类的事,都要他暗中“监视”定期汇报。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无事不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于是小明渐渐被同学们疏远了,他开始感到孤立、孤独;而自从发现小明是老师的“眼线”之后,连最要好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明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请你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
【分析题】: |
第65题:案例二 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天上班主任的课,老毛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的课别上了,把家长叫来。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上课”。说完把他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的门。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缘由后,把小伟送回了教室。事后校长把老师找去办公室,提出了批评。 请你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义务教育法的理论知识作出分析:校长的处理对不对?班主任老师和小伟同学应该怎么做?(8 分)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