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试卷
1题: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财政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单选题】:      

2题:郑和下西洋不能持续下去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交通  
B.明朝国力衰退  
C.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D.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单选题】:      

3题:乾隆帝派兵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时,曾得到维吾尔人民的积极支持,此事最能说明( )  
A.中华民族已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维吾尔人民是非分明  
C.大小和卓叛乱不得人心  
D.回部地区早已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单选题】:      

4题: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单选题】:      

5题: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单选题】:      

6题: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地点是( )  
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B.广东陆丰县  
C.浙江萧山县衙前村  
D.湖南衡山县白果  
【单选题】:      

7题: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采取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有①建立三三制政权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进行整风运动 ④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单选题】:      

8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优越的政治条件是 ( )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多种经济成份中的领导力量  
【单选题】:      

9题: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  
A.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B.慢一点、稳一点  
C.力争高速度压倒一切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单选题】:      

10题: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单选题】:      

11题: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城邦奴隶制民主制的繁荣时期。当时,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  
C.陪审团法庭  
D.监察院  
【单选题】:      

12题:下列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美苏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      

13题: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他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 )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创立了微积分  
C.创立了现代工程力学  
D.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单选题】:      

14题: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建于( )  
A.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  
B.图特摩斯一世  
C.图特摩斯三世时期  
D.图特摩二世时期  
【单选题】:      

15题:城市化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居住在城市人口超过50%,19世纪末达到此标准的国家是( )  
A.法国 英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B.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C.英国 德国  
D.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单选题】:      

16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德国政治大国地位的条约是( )  
A.《莱茵保安条约》  
B.《洛迦诺公约》  
C. 《非战公约》  
D.《巴黎公约》  
【单选题】:      

17题: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B.没有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没有及时提出印度独立的计划  
【单选题】:      

18题:罗马法给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带来深远的影响,以下法律制度和法律诉讼原则在罗马法中得到体现的是( )  
(1)陪审制 (2)律师制度 (3)公开审理, (4)不告不理,一事不再受理  
A.①②④  
B.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      

19题:斯大林模式建立的内部原因是 ( )  
A.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B.斯大林个人因素的起了决定作用  
C.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因素的制约  
D.粮食问题严重  
【单选题】:      

20题:恩格斯评论一位法国人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指的是( )  
A.卢梭  
B.罗伯斯庇尔  
C.丹东  
D.拿破仑  
【单选题】:      

21题: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二:奕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三: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2)参考材料二、三,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分析题】:

22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者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却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每位基督教徒,经过洗礼后就是教士……。因此,地区统治者就执行其权力,“不受任何阻碍,不管权力影响所及为教皇、主教或教士……,正相反的,所说的一切教条,纯粹是罗马人的假设之作。”因为每一位基督徒都是教士,因此,都有权力按个人的看法解释《圣经》。圣徒是教义和修行的最终权威,且未保证教皇有召开会议的特权。“我们必需轻视教皇狂人似的行为,而信靠上帝,反击他的禁令,并尽我们所能压制他。”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读《圣经》不管你是自动的或被动的,一面读一面就会使你感到一股强大无比的力量,穿透到你的心理。这股力量在你心理刻下的痕迹,将永远不会磨灭。因此,看神迹,不在看人类的伟大建筑或雕塑,而是在读《圣经》可以说在人神交通上,是最便捷的方法。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参照《圣经》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帝系经过深沉的考虑,才决定谁该获救谁该毁灭,而且这种决定早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已作好的。对于上帝的选择和考虑,我们相信除基于他的恩惠外,完全与其善行无关。至于那定罪的,其永生之门,在似可理解与似不可理解之间,即已关闭。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样的宗教思想,你认为这些思想对欧洲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中所指的开始于意大利的历史事件对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反映的宗教思想有何影响?  
【分析题】:

23题:论述题  
试述中国古代史上几次大规模南迁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2分)  
【分析题】:

24题:概述二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及其成效,与美国相比,联邦德国的政府干预经济方式有何不同?形成怎样的经济特征?(12分)  
【分析题】:

25题:试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以及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12分)  
【分析题】:

26题: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请设计一个教案,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14分)
【分析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