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 |
第1题: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除了大量观察法外还包括(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汇总分析法 D.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
【单选题】: |
第2题: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
【单选题】: |
第3题:统计总体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 A.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
【单选题】: |
第4题:下列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
【单选题】: |
第5题: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
【单选题】: |
第6题:有意识地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
【单选题】: |
第7题: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
【单选题】: |
第8题: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 A.12% B.150% C.111.11% D.11.11% |
【单选题】: |
第9题: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人人数500人;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人人数100人,则该工厂工人平均工资为( )。 A.600元 B.533.33元 C.466.67元 D.500元 |
【单选题】: |
第10题: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变量值( )。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
【单选题】: |
第11题: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累计增长量大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
【单选题】: |
第12题: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9.2%×8.6%×7.1%×7.5% B.(9.2%×8.6%×7.1%×7.5%)-100% C.109.2%×108.6%×107.1%×107.5% D.(109.2%×108.6%×107.1%×107.5%)-100% |
【单选题】: |
第13题: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
【单选题】: |
第14题: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
【单选题】: |
第15题: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 |
【单选题】: |
第16题: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 A.-6.54% B.-3% C.+6.00% D.+14.29% |
【单选题】: |
第17题: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A.139.36% B.129.23% C.71.76% D.39.36% |
【单选题】: |
第18题: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 A.了解总体的差异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
【单选题】: |
第19题: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的全部灯泡,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
【单选题】: |
第20题: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标准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了解年龄状况,比较抽样误差,两者的关系为( )。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
【单选题】: |
第21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越多,则( )。 A.系统误差越大 B.系统误差越小 C.抽样误差越大 D.抽样误差越小 |
【单选题】: |
第22题: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推断平均亩产量,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 )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A.100 B.250 C.500 D.1000 |
【单选题】: |
第23题: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订于( )。 A.1996年5月15日 B.1987年2月15日 C.2000年4月30日 D.1996年5月19日 |
【单选题】: |
第24题:《统计法实施细则》是由( )批准的。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
【单选题】: |
第25题:地方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 )制定的。 A.地方人民政府 B.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 |
【单选题】: |
第26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发布的《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对我国统计系统的建立和统计工作的开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A.1962年4月 B.1953年1月 C.1963年3月 D.1979年10月 |
【单选题】: |
第27题: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信息 B.咨询 C.分析 D.监督 |
【单选题】: |
第28题: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计划,必须同时制定相应的( )报有关机关审查或备案。 A.统计标准 B.统计制度 C.统计调查方案 D.统计调查表 |
【单选题】: |
第29题:《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 )为主体,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周期性普查 B.经常性抽样调查 C.全面报表 D.行政记录 |
【单选题】: |
第30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在公布后( )内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A.15日 B.10日 C.3日 D.5日 |
【单选题】: |
第31题:《统计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的主体是指( )。 A.个体工商户 B.企业事业组织 C.公民个人 D.统计调查对象 |
【单选题】: |
第32题:经过催报,仍然没有报送统计资料的,构成( )统计资料的行为。 A.屡次迟报 B.拒报 C.迟报 D.再次迟报 |
【单选题】: |
第33题:国家机关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未报经审查或者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予以( )。 A.通报批评 B.警告 C.罚款 D.行政处分 |
【单选题】: |
第34题:下列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 A.记过 B.开除 C.罚款 D.取消荣誉称号 |
【单选题】: |
第35题:下列主体中,不能适用行政处罚的统计调查对象是( )。 A.国家机关 B.企业 C.事业单位 D.个体工商户 |
【单选题】: |
第36题:统计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 A.国家工作人员 B.企业中的统计员 C.个体工商户 D.公民 |
【单选题】: |
第37题:《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企业事业组织的最高罚款额度是( )。 A.1万元 B.5万元 C.3万元 D.10万元 |
【单选题】: |
第38题: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反《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造成损害的,应当( )。 A.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B.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C.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D.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单选题】: |
第39题:企业事业组织对统计行政机关作出的( )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执法检查查询书 B.催报通知单 C.行政处分 D.行政处罚 |
【单选题】: |
第40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自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
【单选题】: |
第41题: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是( )。 A.数量性 B.社会性 C.总体性 D.综合性 E.具体性 |
【多选题】: |
第42题: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 E.不确定性变量 |
【多选题】: |
第43题: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有( )。 A.大量观察法 B.直接观察法 C.统计分组法 D.访问法 E.报告法 |
【多选题】: |
第44题: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 ![]() |
【多选题】: |
第45题: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 )。 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 |
【多选题】: |
第46题:设p为价格,q为销售量,则总指数的意义是(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C.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D.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
【多选题】: |
第47题: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的意义是( )。 A.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
【多选题】: |
第48题:某产品的生产总成本2007年为20万元,比2006年多支出0.4万元,单位成本2007年比2006年降低2%,则( )。 A.生产总成本指数为102% B.单位成本指数为2% C.产品产量指数为104% D.单位成本指数为98% E.产品产量指数为96% |
【多选题】: |
第49题:区间估计中总体指标所在范围( )。 A.是一个可能范围 B.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C.不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D.是有一定把握程度的范围 E.是毫无把握的范围 |
【多选题】: |
第50题: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组织、管理统计工作和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 )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A.其它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户及公民 E.住户 |
【多选题】: |
第51题:下面关于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 B.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C.我国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统计管理体制 D.我国实行垂直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E.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
【多选题】: |
第52题:统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有( )。 A.树立实事求是的道德风尚 B.敢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 C.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D.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 E.具备较高统计专业知识 |
【多选题】: |
第53题: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的周期性普查有( )。 A.工业普查 B.人口普查 C.农业普查 D.经济普查 E.基本单位普查 |
【多选题】: |
第54题:《统计法》关于统计科学技术的法律规定包括( )。 A.统计指标体系科学研究 B.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C.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 D.加强统计立法 E.依照国务院规定组织国民经济核算 |
【多选题】: |
第55题:统计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履行的告知义务的内容是指( )。 A.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 B.当事人有陈述权、申辩权 C.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力 D.行政复议权 E.行政申诉权 |
【多选题】: |
第56题: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 |
【判断题】: |
第57题: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 ) |
【判断题】: |
第58题: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和洛伦兹分布。( ) |
【判断题】: |
第59题: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9。( ) |
【判断题】: |
第60题:常用的表示次数分布的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 )。 |
【判断题】: |
第61题:统计表按用途可分为调查表、整理表和分析表。( ) |
【判断题】: |
第62题:某地区2001年——2005年历年年底生猪存栏头数在2000年基础上增加20,30,40,30和50万头,则5年间年生猪平均增长量为10万头。( ) |
【判断题】: |
第63题:某地区医生人数逐年增加,2005年、2006年、2007年各年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8%、18%、15%。该地区三年来医生人数共增长了41%(8%+18%+15%)。( ) |
【判断题】: |
第64题: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降低。( ) |
【判断题】: |
第65题:平均工资的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的公式是。( ) |
【判断题】: |
第66题: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必须缩小极限误差。( ) |
【判断题】: |
第67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也将随之提高。( ) |
【判断题】: |
第68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现行的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 ) |
【判断题】: |
第69题: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属于统计行政规章。( ) |
【判断题】: |
第70题: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 |
【判断题】: |
第7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涉外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 ) |
【判断题】: |
第72题:迟报统计资料是一种统计违法行为。( ) |
【判断题】: |
第73题: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人员发生统计违法行为的,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 |
【判断题】: |
第74题:统计执法机关对被处罚者履行告知义务,在作出统计行政处罚决定前后均可( )。 |
【判断题】: |
第75题:企业事业组织对于统计行政机关给予的罚款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 |
【判断题】: |
第76、77、78、79、80题: ![]() 76.上述指标的报告期数值和基期数值之比可称为( ) A.动态相对指标 B.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统计指数 77.下述四个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年底总人口 C.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D.职工平均货币工资 78.下述四个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年底总人口 C.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D.职工平均货币工资 79.计算2002—2007年年平均人数的计算公式是( )。 ![]() 80.根据所给资料,计算2002—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发展速度的最直接的公式是( )。 ![]()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第81、82、83、84、85题: (二)某地区为了解职工家庭的收入情况,从本地区3000户家庭中,按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300户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已知元,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上的户数的比重为20%,请结合下列题目,给出正确答案。 某地区职工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资料 ![]() 81.该数列是( )。 A.连续变量数列 B.离散变量数列 C.组距变量数列 D.单项变量数列 82.每户人均月收入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8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样本平均数,应采用的公式为( )。 ![]() 84.若用这300户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资料推算该地区3000户家庭人均月收人情况,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 ![]() 85.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上成数抽样平均误差为( )。 ![]()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第86、87、88、89、90题:某市统计局在工作中发现该市某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存在故意少报问题,遂向该单位发出《执法检查查询书》。该单位对查询书不予理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被查询的有关问题。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86.上述行为属于( )违法行为。 A.拒报统计资料 B.虚报统计资料 C.瞒报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 87.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是( )。 A.该单位 B.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 C.该单位的法人代表 D.该单位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 88.如果由该单位承担责任,该责任属于( )。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89.如果由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承担责任,该责任属于( )。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90.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通过( )保护自己的权益。 A.提起行政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提起行政仲裁 D.提起申诉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