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真题? |
第1题: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 A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
【单选题】: |
第2题: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
【单选题】: |
第3题:通过调查鞍钢、宝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拟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
【单选题】: |
第4题: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A统计台账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
【单选题】: |
第5题: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
【单选题】: |
第6题: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
【单选题】: |
第7题: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A.11% B.10% C.7.1% D. 7% |
【单选题】: |
第8题:在商品销售额指数体系中,若物价指数上涨,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A.上升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 |
【单选题】: |
第9题: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按平原、丘陵和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为()。 A.整群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系统随机抽样 |
【单选题】: |
第10题: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弹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
【单选题】: |
第11题:下列各项调查中,()是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项目之一。 A.基本单位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C.第三产业普查 D.农业普查 |
【单选题】: |
第12题: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 A.企业集团 B.法人企业 C.产业活动单位 D.基层单位 |
【单选题】: |
第13题:下列各项中,()不是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人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
【单选题】: |
第14题: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计算。 A.产品法 B.工厂法 C.成本法 D.收入法 |
【单选题】: |
第15题: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的总产出是按本期内()计算的。 A.全部营业收入 B.提供服务的总费用 C.全部经营支出 D.收人与支出的差额 |
【单选题】: |
第16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库存的是()。 A.寄存在外单位的原油 B.代外单位保管的原油 C.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油 D.盘亏的原油 |
【单选题】: |
第17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费用。 A.运输费 B.广告费 C.办公费 D.利息净支出 |
【单选题】: |
第18题:临时职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的在岗职工。 A.1年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
【单选题】: |
第19题: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是(? ). A.病假工资资 B.实习工资 C.节约奖 D.稿费 |
【单选题】: |
第20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周定资产为单价在()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 A.2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200元 |
【单选题】: |
第21题:进行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象本期发展变化情况 |
【多选题】: |
第22题: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劳动生产率 B.工业增加值 C.设备人均拥有量 D.生产税净额 E.人均年收人 |
【多选题】: |
第23题: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D.某商场1990—2007年商品销售额 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业数 |
【多选题】: |
第24题: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B.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C.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 D.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 E.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
【多选题】: |
第25题: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A.数据性 B.完整性 C.精确性 D.目的性 E.时效性 |
【多选题】: |
第26题: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周期性普查制度 B.临时性调查制度 C.经常性调查制度 D.一次性调查制度 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
【多选题】: |
第27题:下列行业类别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r A.建筑业 B.采矿业 C.金融业 D.房地产业 E.地质勘查业 |
【多选题】: |
第28题:下列关于统计单位的表述中,()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A.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B.一个法人单位拥有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C.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D.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括动的法人单位要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E.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
【多选题】: |
第29题:下列各项中,包括在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中的有:()()()()()。 A.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 B.已销售并办理完手续,但尚未提货的产品 C.尚未拨出的带料加工产品 D.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E.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 |
【多选题】: |
第30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 A.净利息支出 B.财产保险费 C.教育费附加 D.汇兑净损失 E.职工工资 |
【多选题】: |
第31题: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重叠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 |
【判断题】: |
第32题:平均指标是把一个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
【判断题】: |
第33题: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判断题】: |
第34题: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帽加或对比的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 |
【判断题】: |
第35题: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所以说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
【判断题】: |
第36题: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
【判断题】: |
第37题:统计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 |
【判断题】: |
第38题:单位代码是由统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法定代码。() |
【判断题】: |
第39题: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 |
【判断题】: |
第40题:城镇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员数与城镇就业人员数的百分比。() |
【判断题】: |
第41题: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总产出及工人人均产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计算该企业2008年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分析题】: |
第42题:某商场某季度三种商品销售量和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 (1)销售量综合指数。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要求写出公式及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
【分析题】: |
第43题:现有某地区相关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250亿元; 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90亿元; 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70亿元;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人为9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30亿元; 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32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40亿元,生产税收入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30亿元。 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计算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
【分析题】: |
第44题:某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完成了四批货物运转:第一批450吨,运距400公里;第二批500吨,运距300公里;第三批350吨,运距520公里;第四批90吨,运距450公里。 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
【分析题】: |
第45题:某地区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990元,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1744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