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 |
第1题: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时,要通过对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 A.客观性 B.数量性 C.随机性 D.总体性 |
【单选题】: |
第2题: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 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 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 |
【单选题】: |
第3题: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
【单选题】: |
第4题: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 A.调查员登记调查资料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完成登记任务时间 D.完成整个调查工作时间 |
【单选题】: |
第5题: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图表 |
【单选题】: |
第6题: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
【单选题】: |
第7题:为反映不等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计算( )。 A.次数 B.次数密度 C.频数 D.权数 |
【单选题】: |
第8题:某企业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 A.4%/8% B.8%/4% C.104%/108% — 1 D.108%/104% — 1 |
【单选题】: |
第9题:![]() |
【单选题】: |
第10题: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 A.大于84% B.等于78% C.在76%-84%之间 D.在78%-82%之间 |
【单选题】: |
第11题: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可靠性 B.显著性 C.可靠概率 D.精确性 |
【单选题】: |
第12题:在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α与犯第二类错误β之间的关系是( )。 A.α增大,β也增大 B.α增大,β减少 C.α减小,β也减小 D.α减小,β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
【单选题】: |
第13题:在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中,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的条件下双边检验拒绝域的临界值与单边检验拒绝域的临界值之间的关系为( )。 A.双边检验的临界值大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 B.双边检验的临界值小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 C.双边检验的临界值等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 D.双边检验的临界值可能小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 |
【单选题】: |
第14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中,复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1≤R≤1 B.0≤R≤1 C.-1≤R≤0 D.0<R<1 |
【单选题】: |
第15题: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 )关系被称之为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排斥 |
【单选题】: |
第16题:当价格为3元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为700;当价格为2元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为300。则供给函数可写作( )。 A.Qs=-200+300P B.Qs=-300+300P C.Qs=-400+400P D.Qs=-500+400P |
【单选题】: |
第17题:在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恒等式可写作( )。 A.I=S B.I=S+(T-G) C.I=S+T D.I=S+(T-G)+(M-X) |
【单选题】: |
第18题: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项目可分为( )。 A.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B.消费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C.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D.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
【单选题】: |
第19题: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 )。 A.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 B.消费需求、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 C.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出口需求 D.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和出口需求 |
【单选题】: |
第20题: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两者乘积为1 B.两者乘积为100 C.两者之和为1 D.两者之和为100 |
【单选题】: |
第21题:在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社会中,自发消费为5000亿元,投资为30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均衡产出为( )。 A.Y=5000 ×(1+0.8)+3000=12000亿元 B.Y=5000 ÷(1-0.8)+3000=28000亿元 C.Y=(5000+3000)×(1+0.8)=14400亿元 D.Y=(5000+3000)÷(1-0.8)=40000亿元 |
【单选题】: |
第22题:除了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目标和充分就业目标外,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还有( )。 A.无通胀目标和国际收支盈余目标 B.无通胀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C.稳定价格水平目标和国际收支盈余目标 D.稳定价格水平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
【单选题】: |
第23题: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外,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还有( )。 A.存款利率和不动产信用控制 B.存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和消费者信用控制 D.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
【单选题】: |
第24题: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使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 B.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C.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D.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 |
【单选题】: |
第25题: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是( )。 A.对债权人有利,对债务人不利 B.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 C.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均不利 D.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均有利 |
【单选题】: |
第26题:决定长期实际汇率水平的基础是( )。 A.名义利率水平 B.实际利率水平 C.购买力平价水平 D.本国与美国通货膨胀相对水平 |
【单选题】: |
第27题: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 )是推动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A.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B.储蓄 C.技术进步 D.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 |
【单选题】: |
第28题: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 )。 A.总供给持续增加 B.总需求持续增加 C.总供给不等于总需求 D.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
【单选题】: |
第29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两个方面。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B.会计核算和参与经济决策 C.会计核算和预测经济前景 D.会计核算和评价经营业绩 |
【单选题】: |
第30题: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速度或能力)不同,分为( )。 A.流动资产、长期投资 B.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C.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D.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单选题】: |
第31题:会计科目按照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 )两类。 A.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 B.所有者权益科目和负债科目 C.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D.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
【单选题】: |
第32题:下面四个账户中属于“负债类”的账户是( )。 A.本年利润 B.银行存款 C.应付工资 D.应收账款 |
【单选题】: |
第33题:采用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 )。 A.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B.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 C.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贷方登记资产的增加,余额一般在借方 D.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贷方登记资产的增加,余额一般在贷方 |
【单选题】: |
第34题:企业本月销售甲产品4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每件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00元,企业执行的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则销售甲产品的应收账款为( )。 A.80 000元 B.93 600元 C.13 600元 D.66 400元 |
【单选题】: |
第35题:“记账凭证”按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原始凭证、转账凭证 B.转账凭证、付款凭证 C.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原始凭证 D.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
【单选题】: |
第36题: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三种。 A.序时账簿、订本式账簿、备查账簿 B.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C.序时账簿、卡片式账簿、备查账簿 D.订本式账簿、备查账簿、活页式账簿 |
【单选题】: |
第37题:采用借贷记账法的“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设有( )三个金额栏目的账簿。 A.“收入”、“发出”和“余额” B.“借方”、“贷方”和“余额” C.“增加”、“减少”和“余额” D.“数量”、“单价”和“金额” |
【单选题】: |
第38题:“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一般采用( )。 A.实地盘点法 B.技术推算法 C.抽样盘点法 D.函证核对法 |
【单选题】: |
第39题: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盈余时,在未报批准前,应编制以下分录( )。 A.借记“现金”,贷记“营业外收入” B.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C.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 D.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单选题】: |
第40题:“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 )。 A.上方列示资产各项目,下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B.下方列示资产各项目,上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C.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D.右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左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
【单选题】: |
第41题:实验设计中必须要坚持随机化原则,这里的随机化是指实验( )。 A.对象的分配是随机的 B.样本的抽取是随机的 C.地点的选择是随机的 D.次序的安排是随机的 E.时间的选择是随机的 |
【多选题】: |
第42题: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nBsp; &nBsp; )。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E.众数 |
【多选题】: |
第43题:抽样调查的特点主要有(&nBsp; &nBsp; )。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调查单位 C.其目的是要推断所要了解的总体 D.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E.抽样推断的结果不一定可靠 |
【多选题】: |
第44题:由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可知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 A.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 B.样本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 C.样本均值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均值 D.样本均值恰好等于总体均值 E.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 |
【多选题】: |
第45题: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 A.两个变量的均值 B.相关系数 C.回归系数 D.两个变量的方差 E.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
【多选题】: |
第46题:影响某种商品需求变动的因素有( )。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可支配收入 C.消费者偏好 D.相关商品的价格 E.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
【多选题】: |
第47题: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在经济中存在着( )。 A.垄断 B.外部性 C.廉价进口商品冲击 D.公共物品 E.信息不充分 |
【多选题】: |
第48题:以下经济活动中产生外部不经济的有( )。 A.生产者随意排放污染物 B.厂家生产不合格产品 C.生产节能灯厂家改产白炽灯 D.消费者随意丢弃不可降解垃圾 E.消费者崇尚洋品牌 |
【多选题】: |
第49题: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对货币的( )。 A.交易性需求 B.预防性需求 C.鉴赏性需求 D.收藏性需求 E.投机性需求 |
【多选题】: |
第50题:当消费不振时,能有效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B.扩大发放消费券 C.降低个人所得税 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E.放宽对耐用消费品信贷条件的控制 |
【多选题】: |
第51题: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主要包括(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权责发生制 E.货币计量 |
【多选题】: |
第52题:以下会计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 )。 A.营业外支出 B.财务费用 C.制造费用 D.营业费用 E.管理费用 |
【多选题】: |
第53题:对于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以下分配顺序的陈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应在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后,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B.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减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C.企业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后才能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D.企业应在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之后分配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E.经过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 |
【多选题】: |
第54题:为了规范原始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制定或印制统一的原始凭证,如( )。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银行转账结算凭证 D.增值税专用发票 E.交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客运、货运单据 |
【多选题】: |
第55题:根据清查的时间不同,财产清查可以分为( )。 A.定期清查 B.不定期清查 C.全面清查 D.局部清查 E.定点清查 |
【多选题】: |
第56题:普查必须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调查。( ) |
【判断题】: |
第57题: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动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
【判断题】: |
第58题:时间数列的分解模型中,乘法模型是假定四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时间数列各时期发展水平是各个构成因素的乘积。( ) |
【判断题】: |
第59题: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 |
【判断题】: |
第60题: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区别是综合指数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先对比、后综合。( ) |
【判断题】: |
第61题: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判断题】: |
第62题:相关关系即为函数关系。 |
【判断题】: |
第63题:恩格尔系数表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水平就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水平就越高。 |
【判断题】: |
第64题:按照科斯定理,如果产权是明晰的,只要通过市场交易,而无需政府的直接干预,就可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前提是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小。 |
【判断题】: |
第65题:界定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范围和程度,实际上就是扩大政府的经济作用,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 |
【判断题】: |
第66题:如果一国的GNP超过GDP,则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
【判断题】: |
第67题:如果一国实际GDP为11万亿元,而潜在GDP为12万亿元,也就是说GDP缺口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
【判断题】: |
第68题:如果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从8%提高到10%,其他条件不变,则货币乘数扩大,从而商业银行创造出更多的派生货币,即货币供应量增加。 |
【判断题】: |
第69题:某企业资产总额200万元,负债总额80万元,本期各种收入80万元,各种费用45万元,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计算所有者权益为85万元。 |
【判断题】: |
第70题:账户的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
【判断题】: |
第71题:“短期借款”账户,2月末余额为300 000元,2月份借方发生额为160 000万,贷方发生额为140 000万,则该账户2月月初余额为280 000元。 |
【判断题】: |
第72题: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收付业务,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填制收款凭证,将现金存入银行时填制付款凭证。 |
【判断题】: |
第73题:企业在进行财产清查发现现金短缺时,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现金短缺”账户。 |
【判断题】: |
第74题: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债权人权益的安全程度越高。 |
【判断题】: |
第75题:某企业有关职工工资的时间数列数据如下表所示:![]() 76.该企业在2004-2008年期间的平均职工人数为(&nBsp; &nBsp; )。 A.3033.0人&nBsp; &nBsp; &nBsp; &nBsp;B.3139.6人 C.3039.6人&nBsp; &nBsp; &nBsp; &nBsp;D.2939.6人 77.该企业在2004-2008年期间的平均货币工资为(&nBsp; &nBsp; )。 A.25396.85元&nBsp; &nBsp; &nBsp; B.25777.73元 C.25342.52元&nBsp; &nBsp; &nBsp; D.26525.32元 78.如果要计算该企业在2003-2008年期间的工资总额的平均发展速度,则计算公式为(&nBsp; )。 ![]() 79. 对该企业的工资总额进行模型趋势分析,得到的趋势方程为: (2003年,t=1),则以下正确的是(&nBsp; &nBsp; )。 A.时间t每增加1年,则该企业的工资总额就增加1322.31万元 B.时间t每增加1年,则该企业的工资总额平均增加1322.31万元 C.据此模型预测2009年该企业的工资总额应为11814.24万元 D.据此模型可计算出2008年的实际值与趋势值之间的残差为-86.93万元 80.对该企业的工资总额趋势模型进行检验,得到方差分析计算结果F ![]() |
【分析题】: |
第76题: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 请计算和回答: 81.甲乙两企业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分别是(&nBsp; &nBsp; )。 A.2245.0元/人和2714.5元/人 B.2310.7元/人和3000.3元/人 C.2250.0元/人和2814.5元/人 D.2345.2元/人和2714.5元/人 82.甲乙两企业的总产值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增加了(&nBsp; &nBsp; )。 A.137.92万元&nBsp; &nBsp; &nBsp; B.160.84万元 C.150.39%&nBsp; &nBsp; &nBsp; &nBsp;D.29.84% 83.计算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额公式为()。 ![]() 84.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nBsp; &nBsp; )。 A.42.87万元&nBsp; &nBsp; &nBsp; &nBsp;B.137.92万元 C.39.42万元&nBsp; &nBsp; &nBsp; &nBsp;D.45.25万元 85.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nBsp; &nBsp; )。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
【分析题】: |
第77题: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余额如下: 资产总计为6 000 000元,其中流动资产2 000 000元,负债总计2 000 000元,其中流动负债1 600 000元。 假定本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0 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 2.企业从外地购入甲材料1 0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4 000千克,每千克10元,增值税额10 200元。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货款及运杂费5 000元,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进行分摊。 3.向希望小学捐款30 000元,已从银行存款账户支付。 4.企业本年销售收入1 000 000元,企业增值税额为170 000元,款项已收并存入银行。 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86.发生上述经济事项1时,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 )发生影响。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实收资本 D.固定资产 87.根据上述经济事项2,外购材料的运杂费分摊率为( )。 A.0.50元/千克 B.0.083元/千克 C.166.67元/千克 D.1.00元/千克 88.上述经济事项3发生后,会影响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中( )的数据变化。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产品生产成本表 D.管理费用表 89.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余额,如果本年只发生上述经济业务4,则下列比率比年初( )。 A.流动比率上升 B.流动比率下降 C.资产负债率上升 D.资产负债率下降 90.根据上述经济业务1—4中的条件,该公司的产权比率为( )。 A.2 000 000 / (6 000 000 - 2 000 000)= 50% B.2 000 000 / (6 000 000 + 500 000 - 2 000 000)= 44.44% C.(2 000 000 + 170 000) / (6 000 000 + 500 000 - 2 000 000)= 48.22% D.(2 000 000 + 170 000 – 10 200) / (6 000 000 + 500 000 - 2 000 000)= 47.996%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