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2011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1题: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说文解字》
【单选题】:      

2题:《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单选题】:      

3题:在一学期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进行测验,这种测验叫做( )
A、形成性测验
B、描述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诊断性测验
【单选题】:      

4题:一些事例显示,对“狼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性
D、关键期
【单选题】:      

5题:在教育工作中,试图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听报告、搞活动、发表感想,这实际上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单选题】:      

6题:教学和智育是( )
A、同一关系
B、因果关系
C、隶属关系
D、交叉关系
答案:D
【单选题】:      

7题: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单选题】:      

8题: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成绩
C、成人每天按时吃饭睡觉
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
【单选题】:      

9题: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她)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作(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刻板印象
【单选题】:      

10题:“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法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单选题】:      

11题: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 )阶段。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单选题】:      

12题: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
【单选题】:      

13题: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教育的义务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佣学龄儿童
【单选题】:      

14题: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
A、精英阶段
B、大众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D、全民化阶段
【单选题】:      

15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 )。
A、3%
B、2.5%
C、4%
D、4.5%
【单选题】:      

16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判断题】:  

17题:所有教学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判断题】:  

18题: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
【判断题】:  

19题:课程标准就是原来所说的教学大纲。
【判断题】:  

20题: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判断题】:  

21题:加德纳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判断题】:  

22题: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判断题】:  

23题: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判断题】:  

24题: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判断题】:  

25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
【判断题】:  

26题:简述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分析题】:

27题: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
【分析题】:

28题: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分析题】:

29题:简述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内容
【分析题】:

30题:简述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分析题】:

31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
【分析题】:

32题:运用所学原理,解释下述材料所体现的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桑代克: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分析题】:

33题:分析论述下列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原则。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
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啊!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可它们不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它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是动物。
(资料李秉德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2.)
【分析题】:

34题:2005年4月的一天,某中学化学教师张义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其父突然从外地回来探望儿子并找到课堂上。张义随即向学习委员交代了几句便领其父回宿舍休息,等他安顿下父亲匆忙赶回实验室时,发现学生正乱作一团。原来张义离开后,一实验小组的同学因争着动手做实验碰翻了盛有硫酸的玻璃杯,造成三位同学被硫酸烧伤,其中一位因硫酸溅到眼皮上,造成轻度毁容。事发后,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赔偿损失并追究张义的责任,而学校则以学生烧伤纯属自己违反实验规则所致,教师对此没有责任为由,拒绝了家长的要求。
请分析:这是不是学校事故?若是学校事故,请回答此种事故的具体含义,并分析各方责任,给予正确的处理意见。
【分析题】:

35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