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
第1题: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说文解字》 |
【单选题】: |
第2题:《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
【单选题】: |
第3题:在一学期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进行测验,这种测验叫做( ) A、形成性测验 B、描述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诊断性测验 |
【单选题】: |
第4题:一些事例显示,对“狼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性 D、关键期 |
【单选题】: |
第5题:在教育工作中,试图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听报告、搞活动、发表感想,这实际上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
【单选题】: |
第6题:教学和智育是( ) A、同一关系 B、因果关系 C、隶属关系 D、交叉关系 答案:D |
【单选题】: |
第7题: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
【单选题】: |
第8题: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成绩 C、成人每天按时吃饭睡觉 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 |
【单选题】: |
第9题: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她)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作(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刻板印象 |
【单选题】: |
第10题:“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法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
【单选题】: |
第11题: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 )阶段。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
【单选题】: |
第12题: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 |
【单选题】: |
第13题: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教育的义务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佣学龄儿童 |
【单选题】: |
第14题: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 A、精英阶段 B、大众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D、全民化阶段 |
【单选题】: |
第15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 )。 A、3% B、2.5% C、4% D、4.5% |
【单选题】: |
第16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
【判断题】: |
第17题:所有教学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
【判断题】: |
第18题: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 |
【判断题】: |
第19题:课程标准就是原来所说的教学大纲。 |
【判断题】: |
第20题: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
【判断题】: |
第21题:加德纳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判断题】: |
第22题: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
【判断题】: |
第23题: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判断题】: |
第24题: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判断题】: |
第25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 |
【判断题】: |
第26题:简述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
【分析题】: |
第27题: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 |
【分析题】: |
第28题: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
【分析题】: |
第29题:简述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内容 |
【分析题】: |
第30题:简述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
【分析题】: |
第31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 |
【分析题】: |
第32题:运用所学原理,解释下述材料所体现的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桑代克: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
【分析题】: |
第33题:分析论述下列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原则。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 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啊!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可它们不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它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是动物。 (资料李秉德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2.) |
【分析题】: |
第34题:2005年4月的一天,某中学化学教师张义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其父突然从外地回来探望儿子并找到课堂上。张义随即向学习委员交代了几句便领其父回宿舍休息,等他安顿下父亲匆忙赶回实验室时,发现学生正乱作一团。原来张义离开后,一实验小组的同学因争着动手做实验碰翻了盛有硫酸的玻璃杯,造成三位同学被硫酸烧伤,其中一位因硫酸溅到眼皮上,造成轻度毁容。事发后,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赔偿损失并追究张义的责任,而学校则以学生烧伤纯属自己违反实验规则所致,教师对此没有责任为由,拒绝了家长的要求。 请分析:这是不是学校事故?若是学校事故,请回答此种事故的具体含义,并分析各方责任,给予正确的处理意见。 |
【分析题】: |
第35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