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习题练习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1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
B.转变经济的发展
C.转变科技的发展
D.转变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      

2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重
D.坚持全面发展
【单选题】:      

3题: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法治
B.爱国主义
C.自由平等
D.公平正义
【单选题】:      

4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
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C.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单选题】:      

5题: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适合的教育
B.最优质的教育
C.最先进的教育
D.最特殊的教育
【单选题】:      

6题: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B.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C.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D.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      

7题: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单选题】:      

8题: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单选题】:      

9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单选题】:      

10题: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单选题】:      

11题: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的
C.教学质量
D.教学手段
【单选题】:      

12题: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
【单选题】:      

13题: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比较结课
B.归纳结课
C.活动结课
D.悬念结课
【单选题】:      

14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单选题】:      

15题: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是()。
A.乳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单选题】:      

16题: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单选题】:      

17题: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
A.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学习过程
D.学习内容
【单选题】:      

18题: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情感
B.意志
C.感觉
D.气质
【单选题】:      

19题: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
A.心理测量法
B.环境适应判定法
C.症状观察法
D.自然实验法
【单选题】:      

20题: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来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榜样力量
C.奖励与惩罚
D.群体约定
【单选题】:      

21题: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判断题】:  

22题: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判断题】:  

23题: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较好发挥,是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
【判断题】:  

24题: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所以适龄儿童既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判断题】:  

2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判断题】:  

26题: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判断题】:  

27题: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个人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过程。()
【判断题】:  

28题:学校和社会联合,营造家庭教育氛围。是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判断题】:  

29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判断题】:  

30题: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判断题】:  

31题:教师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判断题】:  

32题: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判断题】:  

33题: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结论甚于研究的过程。()
【判断题】:  

34题: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
【判断题】:  

35题: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稳定性,有高低、好坏之分。()
【判断题】:  

36题: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无本质区别。()
【判断题】:  

37题: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原则。()
【判断题】:  

38题: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对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判断题】:  

39题: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判断题】:  

40题: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
【判断题】:  

41题:王生英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是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一次选择,让她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1985年,她丈夫在外地承包了建筑工程,想让她一起去,这样挣钱比在家里教书强一百倍。可她想:“我走了,学生咋办?我咋能撇下他们不管呢?”
丈夫劝不动她,自己一人去了工地。后来丈夫仍不甘心,写信让她再考虑考虑。“有啥考虑的,我不去,我不能让学生们没有老师。”她回信,“我们山里人不光是缺钱。更缺知识和文化呀!”
一句承诺,让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山里的雨水总是那么多。又来得那么急,校舍更破旧,挡不住风,遮不了雨。连续下雨,教室不安全已不能上课,学生问:“王老师,咱们不上课了?”
她回答说:“教室不能用了,去你们家里教。”此后一连20多天,王老师每天都顶着风、冒着雨,跑遍全村,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不落下一个孩子,就这样,王老师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题】:

42题:刘老师在教一节小学语文课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刘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那就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运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题】:

43题:试述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分析题】:

44题:请结合实际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分析题】:

45题: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以书为伴、终身学习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围绕“书”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终身学习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