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部分真题 |
第1题:回力卡环适用于() A.前牙缺失 B.间隔缺失 C.后牙游离缺失 D.后牙非游离缺失 E.个别牙缺失 |
【单选题】: |
第2题:回力卡环() A.卡臂尖位于基牙唇颊面倒凹区,绕过基牙近中面与支托相连,在近中舌侧与连接体相连 B.卡臂尖位于基牙唇颊面倒凹区,绕过基牙近中面与支托相连,在远中舌侧与连接体相连 C.卡臂尖位于基牙唇颊面倒凹区,绕过基牙远中面与支托相连,在近中舌侧与连接体相连 D.卡臂尖位于基牙唇颊面倒凹区,绕过基牙远中面与支托相连,在远中舌侧与连接体相连 E.卡臂尖位于基牙唇颊面倒凹区,绕过基牙近中面与支托相连,在近中颊侧与连接体相连 |
【单选题】: |
第3题:回力卡环具有应力中断作用() A.因为远中合支托与基托相连,力通过支托传导到基牙,减轻了牙槽嵴的负担 B.因为远中合支托与基托相连,力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传导到牙槽嵴,减轻了基牙的负担 C.因为远中合支托不与基托相连,力通过支托传导到基牙,减轻了牙槽嵴的负担 D.因为远中合支托不与基托相连,力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传导到牙槽嵴,减轻了基牙的负担 E.因为远中合支托不与基托相连。力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传导到牙槽嵴,减轻了牙槽嵴的负担 |
【单选题】: |
第4题:对半卡环适用于() A.过长牙 B.牙冠外形差的基牙 C.远中孤立且有颊或舌向倾斜的磨牙 D.孤立的双尖牙、磨牙 E.松动的基牙 |
【单选题】: |
第5题:延伸卡环除了固位作用之外,还具有() A.应力中断作用 B.防止食物嵌塞作用 C.夹板固定作用 D.防龋作用 E.自洁作用 |
【单选题】: |
第6题:与圆环形卡环比较,杆形卡环() A.弹性好,与基牙接触面积小,推型固位作用弱,对基牙损伤小,稳定作用好于圆环形卡环 B.弹性好,与基牙接触面积小,推型固位作用强,对基牙损伤小,稳定作用好于圆环形卡环 C.弹性好,与基牙接触面积小,推垂固位作用弱,对基牙损伤小,稳定作用不如圆环形卡环 D.弹性好,与基牙接触面积小,推型固位作用强,对基牙损伤大,稳定作用不如圆环形卡环 E.弹性好,与基牙接触面积小,推型固位作用强,对基牙损伤小,稳定作用不如圆环形卡环 |
【单选题】: |
第7题:使用近中支托时() A.产生一类杠杆作用。基托下沉时,卡环臂有向上移动和脱离倒凹区的趋势,对基牙产生扭力 B.产生二类杠杆作用。基托下沉时,卡环臂有向上移动和脱离倒凹区的趋势,对基牙产生扭力 C.产生一类杠杆作用。基托卡环同时下沉,卡环和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可不受扭力 D.产生二类杠杆作用。基托卡环同时下沉,卡环和基牙脱离接触,基牙可不受扭力 E.以上都不对 |
【单选题】: |
第8题:RPI卡环邻面板的作用是() A.防止基托下沉 B.减少牙槽嵴受力 C.有利美观 D.增强义齿的固位 E.防止食物嵌塞 |
【单选题】: |
第9题:与远中支托比较() A.近中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也减小了牙槽嵴的负担 B.近中支托减小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但增加了牙槽嵴的负担 C.近中支托增加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也增加了牙槽嵴的负担 D.近中支托增加了基牙所受的扭力,但减小了牙槽嵴的负担 E.近中支托既不能减小基牙所受的扭力,也不能减小牙槽嵴的负担 |
【单选题】: |
第10题:RPA卡环组与RPI卡环组不同点是用圆环形卡环的固位臂代替Ⅰ杆。可用于() A.基牙舌向倾斜,颊侧无倒凹者 B.基牙向近中倾斜,颊侧远中无倒凹者 C.基牙向远中倾斜,颊侧近中无倒凹者 D.口底过浅者 E.前庭沟过浅或存在颊侧组织倒凹者 |
【单选题】: |
第11题:间接固位体的作用是( ) A.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强度 B.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美观 C.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强度 D.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E.增强义齿的固位、支持和舒适 |
【单选题】: |
第12题:前腭杆应位于( ) A.腭皱襞处 B.腭皱襞之后,上腭硬区之前 C.上腭硬区 D.上腭硬区之后 E.颤动线之前 |
【单选题】: |
第13题:后腭杆位于( ) A.上颌硬区之前 B.上颌硬区 C.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 D.颤动线 E.颤动线之后 |
【单选题】: |
第14题:后腭杆的两端弯向前至() A.第二双尖牙 B.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 C.第一磨牙 D.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 E.第二磨牙 |
【单选题】: |
第15题:侧腭杆与龈缘的关系是( ) A.与龈缘接触 B.离开1~3mm C.离开4~6mm D.离开7~10mm E.离开11~15mm |
【单选题】: |
第16题:舌杆应离开龈缘,并且要有一定的宽度。采用舌杆时口底要有足够的深度,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的距离要大于( ) A.4mm B.8mm C.10mm D.15mm E.20mm |
【单选题】: |
第17题:哪种情况下舌杆需离开粘膜0.3~0.4mm() A.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垂直型,非游离缺失 B.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垂直型,游离缺失 C.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斜坡型,非游离缺失 D.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斜坡型,游离缺失 E.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倒凹型 |
【单选题】: |
第18题: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者() A.为单侧游离缺失 B.为双侧游离缺失 C.为非游离缺失 D.为间隔缺失 E.为前牙缺失 |
【单选题】: |
第19题:根据Kennedy分类法,8765278缺失属于( ) A.第一类第一亚类 B.第一类第二亚类 C.第二类第一亚类 D.第二类第二亚类 E.第三类第一亚类 |
【单选题】: |
第20题:根据Kennedy分类法,8765246缺失属于( ) A.第一类第二亚类 B.第一类第三亚类 C.第二类第二亚类 D.第二类第三亚类 E.第三类第三亚类 |
【单选题】: |
第21题:关于金属基托的评价中,错误的是( ) A.强度高,不易折裂 B.体积小且薄,戴用舒适 C.温度传导差 D.制作复杂 E.不易修理 |
【单选题】: |
第22题:关于粘膜支持义齿,错误的是( )。 A.由粘膜和牙槽骨支持 B.基托应尽量伸展 C.固位体最好采用三臂卡环 D.用于缺牙多,基牙健康差者 E.咀嚼效能差 |
【单选题】: |
第23题:可减小游离缺失末端基牙扭力的卡环是( )。 A.隙卡 B.对半卡环 C.圈形卡环 D.回力卡环 E.三臂卡环 |
【单选题】: |
第24题:适用于远中孤立磨牙的卡环是( )。 A.隙卡 B.对半卡环 C.圈形卡环 D.回力卡环 E.三臂卡环 |
【单选题】: |
第25题:上颌牙列中牙周膜面积最大的是( )。 A.8 B.7 C.6 D.5 E.3 |
【单选题】: |
第26题:以下情况会造成义齿戴用后发音不清,除了( )。 A.初戴不适应 B.人工牙排列偏舌侧 C.腭侧基托过厚 D.腭侧基托后缘不密合 E.基托后缘过短 |
【单选题】: |
第27题:支托窝过深( )。 A.义齿弹跳 B.基牙敏感,咬合不适 C.义齿摘戴困难 D.支托折断,义齿下沉 E.发音不清 |
【单选题】: |
第28题:RPI卡环的Ⅰ杆位于基牙的( )。 A.近中面 B.舌非凡 C.远中面 D.颊面 E.?面 |
【单选题】: |
第29题:卡臂尖位于基牙轴面倒凹区( )。 A.防止义齿龈向脱位 B.防止义齿后向脱位 C.防止义错齿前向脱位 D.防止义齿向脱位 E.防止义齿侧向脱位 |
【单选题】: |
第30题:可摘局部义齿上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部分称作( )。 A.附加卡环 B.基托 C.连接体 D.支托 E.间接固位体 |
【单选题】: |
第31题:倾斜基牙固定桥取得共同就位道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正畸 B.备牙 C.改变固位体设计 D.双套冠 E.拔除倾斜牙 |
【单选题】: |
第32题:下列哪项不是固定义齿的特点( )。 A.力由牙周组织承担 B.咀嚼效率高 C.舒适 D.稳固 E.磨除牙体组织少 |
【单选题】: |
第33题:缺隙两端各有一基牙,一侧为可动连接体、一侧为不动连接体的固定桥称为( )。 A.双端固定桥 B.种植体固定桥 C.半固定桥 D.复合固定桥 E.粘结固定桥 |
【单选题】: |
第34题:混合支持式义齿是由( )。 A.基牙支持 B.基牙和支托支持 C.粘膜和牙槽骨支持 D.粘膜和支托支持 E.粘膜和基牙支持 |
【单选题】: |
第35题:预备支托窝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缺隙侧基牙面的近远中边缘嵴处预备 B.支托窝呈三角形或匙形 C.尽量利用上下牙咬合状态的天然间隙 D.支托窝预备在基牙的牙本质上 E.必要时可调磨对牙 |
【单选题】: |
第36题:可摘局部义齿的不稳定表现有以下四种情况,除了( )。 A.翘动 B.弹跳 C.摆动 D.下沉 E.旋转 |
【单选题】: |
第37题:患者右下6缺失三个月,要求固定修复。如果缺牙间隙牙槽嵴吸收严重,则固定桥的桥体龈端应设计为( )。 A.鞍式桥体 B.改良鞍式桥体 C.盖峭式桥体 D.卫生桥 E.球形桥体 |
【单选题】: |
第38题:义齿初戴后出现粘膜压痛的处理方法是( )。 A.坚持戴用 B.先吃软性食物 C.义齿停戴一段时间后再用 D.复诊修改 E.义齿重做 |
【单选题】: |
第39题:后腭杆的厚度约为( )。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
【单选题】: |
第40题:选择成品托盘的标准中错误的是( )。 A.尽量与牙弓协调一致 B.托盘与牙弓内外侧有3~4mm间隙 C.翼缘不得超过粘膜皱襞,不妨碍唇、颊和舌的活动 D.上颌托盘后缘盖过上结节和颤动线 E.下托盘后缘盖过缺隙前最后一个牙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