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易错题(2015-10-27) |
第1题: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
【分析题】: |
第2题: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蒋介石政治态度表现出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影响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D.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战局的变化 |
【单选题】: |
第3题:张居正提出了有名的( ),让吏部、兵部把知府以上的文武官员的姓名、籍贯、出身、资格书于屏风上,严格考核其政绩、功过。 A.监察法 B.廷推法 C.京推法 D.考成法 |
【单选题】: |
第4题: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最早出现在( )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
【单选题】: |
第5题: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 A.墨子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 |
【单选题】: |
第6题:根据学习方式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布卢姆 C.布鲁纳 D.奥苏泊尔 |
【单选题】: |
第7题: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 A. ①② B.②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单选题】: |
第8题: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
【单选题】: |
第9题:中世纪大学从最开始形成是,就表现出自治的特点。 |
【分析题】: |
第10题:活动课程论与学科课程论的根本分歧在于,它认为课程应该以( )为中心。 A.经验 B.活动 C.儿童 D.社会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