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习题练习

考研考研政治易错题(2015-11-4)
1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是指()
A.活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B.活劳动转移旧价值的过程
C.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D.从一定点开始转移价值的过程
【单选题】:      

2题: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A.9.1%
B.8.9%
C.9.0%
D.11.0%
【单选题】:      

3题: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
B.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      

4题: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国家资本主义与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是一致的
B.国家资本主义是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联系、受工人监督的社会主义经济
C.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多种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方针,将民族资本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由之路
【多选题】:      

5题: 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分析题】:

6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个人主义是个人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分析题】:

7题: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
B.中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多选题】:      

8题: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是否承认偶然性
D.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多选题】:      

9题:(选做题Ⅱ)
2004 年 4 月26 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白皮书指出,近成功十二套—1—6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800万人。2004年,中国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 900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白皮书指出,未来 20 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 550 万人的规模增长,到 2020 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 9.4 亿人。白皮书阐述了21 世纪前期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就业总量达到 8.4 亿,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社会总体上处于比较充分的就业状态。
(1)结合材料并依据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理分析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2)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分析题】:

10题: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总产值
【单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