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研政治易错题(2015-11-16) |
第1题:中国共产党在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取得的成果是() A.《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根本思想 B.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许多新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C.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D.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
【多选题】: |
第2题: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商品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层单位 B.劳动者服务于不同企业 C.各企业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D.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
【单选题】: |
第3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使用“统一战线”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瞿秋白 C.蔡和森 D.邓中夏 |
【单选题】: |
第4题: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在()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
【单选题】: |
第5题: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咛謇投淖饔檬?BR>() A.生产使用价值 B.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
【多选题】: |
第6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 A.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 B.面临霸权主义和恐怖势力的考验 C.面临执政的考验 D.面临和平演变的考验 |
【多选题】: |
第7题:自然形式的客体是指() A.社会政治结构 B.社会经济结构 C.人工自然物 D.人类精神生产结果的“物化”形式 |
【单选题】: |
第8题:下面是有关美国的材料: 材料1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新的数字表明,1992年,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美国全部财富的42%,而在1989 年为39%。这表明自1989年以来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速度在加快。本周早些时候发表的一个财富分配报告使用了1989 年的数据。从1983年到1989年,大约68万个家庭在全部财富中占有的比例从34%增加到39%。 成功十二套—2—5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贾里德•伯恩斯坦说:“最后造成那么大的贫富悬殊,因此在美国一大批工人和家庭感到愈来愈穷。这些工人照章行事,设法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维持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却屡屡失败。” ——摘自美国《基督教科书箴言报》刊登的文章《新的数字表明贫富悬殊扩大》 (1995年4月21日) 材料2 美国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家用电脑普及率约为 31%,并且50%的电脑已纳入网络。这两个数字大大高于西欧和日本,使得美国有望最先跨入信息时代。但是,据1993 年的统计,在美国,越富的家庭拥有和使用电脑的比例越大。白人家庭的电脑拥有率约是黑人或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的 3倍。年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的富人,74% 的人至少拥有一个终端,但是三分之二强的人还没有电脑。 ——摘自张勇《信息革命中的美国——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民日报》1995年7月16日) 材料3 在美国一些条件较好的私立中学,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他们每天可以进入互联网络,查阅欧洲各国图书馆里的资料,或者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对话。然而,在那些穷人孩子集中的学校,电脑设备之少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洛杉矶的一所穷人中学,2000 名学生只有30台电脑,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用过12~13 年。 ——材料来源同材料2 材料4 一次全国性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美国人已经相应调低了对他们的生活所抱的期望。大多数人认为,联邦政府妨碍着他们实现“美国梦”,而不是在帮助他们实现“美国梦”。 民意调查表明,美国人的期望值已大大降低。调查对象中只有49% 的人认为他们的子女将来的生活水平会比他们自己高,与此同时,有45%的人认为他们的子女将来的情况将会比他们更糟。在调查中,只有27%的人谈到“美国梦”是“机遇”,与此同时,有35%的人认为它是“经济稳定——就业机会、工作和经费上的保障。” 调查结果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政府的政策妨碍而不是帮助他们“实现‘美国梦’”的人占56%,不持这种看法的人只占31%。甚至在接受政府援助的人当中,同意上述看法的人也占47%,不持这种看法的人只占36%。 ——摘自美国《华盛顿邮报》1995 年 4 月19日 刊登的文章《相应缩小“美国梦”》 请回答: (1)材料1~3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1~3,谈谈材料 4 中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政府妨碍着他们实现“美国梦”?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分析题】: |
第9题:下列是一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材料: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将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 1 和材料 2 这两段话所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 3 与材料1、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 2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
【分析题】: |
第10题:(选做题Ⅰ) 以下是有关世界格局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摘自 1971 年7 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2 观察家认为,90 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韩)作为世界经济一个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1995 年,亚洲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出日本一倍,成为与美欧并成功十二套—1—5列的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就经济规模而言,东亚按购买力估算早已超过日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 2010 年还将超过欧美。 —— 摘自 1997 年12 月25 日《人民日报》 材料3 1997 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了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国希拉克总统 5 月访华,中法宣布建立“迈向 21 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李鹏总理和桥本首相 1997 年进行了互访,确定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此外,11月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西伯利亚进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 2000 年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日俄之间长期冷淡、僵持的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自1997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4 亚欧会议 3 日通过在伦敦举行的首脑会议发表了关于亚洲金融和经济形势的特别声明。声明一致要求要研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会议取得的划时代成果是抛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起手来,对美国布下包围网。 过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若撇开最大的出资国美国是不可设想的”(日本金融人士语)。然而,这次利用美国不参加亚欧首脑会议的机会,亚洲和欧洲国家作为既成事实已经成功地对增加出资问题形成了多数意见。英国政府人士说:“欧盟和亚洲合起来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比率的 60%, 约占18% 的美国已逆转为少数派。”于是就可能撇开美国最大限度地充分运用亚洲和欧洲磋商这种亚欧首脑会议的框架,来制定有利于亚洲本身的克服危机的方略,这种方略是与美国的想法不同的。 ——摘自1998 年 4 月4日日本《东京新闻》 材料5 在1998 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函,阐述中方的立场。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外交努力。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向泰国提供10 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并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摘自《新华月报》1998年第3、4 期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 和2、4 ,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出材料3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3)材料4 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不可设想”而现在能够实现? (4)结合材料 3 和 5,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转换中发挥的作用。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