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习题练习

考研每日一练(2015-12-8)
1题: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类总有灭亡之时。直至人类覆灭之时,也不可能完成对宇宙的全部认识。因此,不可知论者所主张的“人类不能彻底认识世界”、“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观点是正确的。
【分析题】:

2题: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 )
A.寺庙学校 
B.骑士学校 
C.教区学校 
D.耶稣会学校
【单选题】:      

3题:下面是有关美国的材料:
材料1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新的数字表明,1992年,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美国全部财富的42%,而在1989 年为39%。这表明自1989年以来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速度在加快。本周早些时候发表的一个财富分配报告使用了1989 年的数据。从1983年到1989年,大约68万个家庭在全部财富中占有的比例从34%增加到39%。
成功十二套—2—5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贾里德•伯恩斯坦说:“最后造成那么大的贫富悬殊,因此在美国一大批工人和家庭感到愈来愈穷。这些工人照章行事,设法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维持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却屡屡失败。”
——摘自美国《基督教科书箴言报》刊登的文章《新的数字表明贫富悬殊扩大》
(1995年4月21日)
材料2
美国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家用电脑普及率约为 31%,并且50%的电脑已纳入网络。这两个数字大大高于西欧和日本,使得美国有望最先跨入信息时代。但是,据1993 年的统计,在美国,越富的家庭拥有和使用电脑的比例越大。白人家庭的电脑拥有率约是黑人或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的 3倍。年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的富人,74% 的人至少拥有一个终端,但是三分之二强的人还没有电脑。
——摘自张勇《信息革命中的美国——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民日报》1995年7月16日)
材料3
在美国一些条件较好的私立中学,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他们每天可以进入互联网络,查阅欧洲各国图书馆里的资料,或者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对话。然而,在那些穷人孩子集中的学校,电脑设备之少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洛杉矶的一所穷人中学,2000 名学生只有30台电脑,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用过12~13 年。
——材料来源同材料2
材料4
一次全国性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美国人已经相应调低了对他们的生活所抱的期望。大多数人认为,联邦政府妨碍着他们实现“美国梦”,而不是在帮助他们实现“美国梦”。
民意调查表明,美国人的期望值已大大降低。调查对象中只有49% 的人认为他们的子女将来的生活水平会比他们自己高,与此同时,有45%的人认为他们的子女将来的情况将会比他们更糟。在调查中,只有27%的人谈到“美国梦”是“机遇”,与此同时,有35%的人认为它是“经济稳定——就业机会、工作和经费上的保障。”
调查结果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政府的政策妨碍而不是帮助他们“实现‘美国梦’”的人占56%,不持这种看法的人只占31%。甚至在接受政府援助的人当中,同意上述看法的人也占47%,不持这种看法的人只占36%。
——摘自美国《华盛顿邮报》1995 年 4 月19日
刊登的文章《相应缩小“美国梦”》
请回答:
(1)材料1~3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1~3,谈谈材料 4 中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政府妨碍着他们实现“美国梦”?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题】:

4题: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要全面把握它的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C.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D.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多选题】:      

5题:莫卧儿帝国的开创者是( )。
A.帖木儿 
B.巴布尔 
C.巴尔班 
D.阿克巴
【单选题】:      

6题:明代书院在宋元基础上又具有了新的职能,即( )
A.藏书 
B.供祀 
C.育才 
D.议政
【单选题】:      

7题: 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65页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返?3 卷第 65页
“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功十二套—2—4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207—208页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摘自《学术月刊》2001年第3期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揭示的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个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
“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摘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
材料3
“法国的让•萨伊用使用价值或财富的生产过程代替价值的创造过程,得出价值是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因而劳动创造的收入是工资,资本创造的收入是利润,土地创造的收入是地租。”
摘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2,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的依据。
(3)结合材料1,2,3,批判让•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分析题】:

8题: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在()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单选题】:      

9题: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
A.主动性对内疚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感对孤独感
【单选题】:      

10题:1879年( )确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性、免费性与世俗化三大原则,着力提高法国整体国民素质。
A.《法卢法案》 
B.《费里法案》 
C.《基佐法案》 
D.《费舍法案》
【单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