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考研专业课每日一练(2018/7/24)
【分析解答题】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Ⅰ、学习的试误说、条件反射说、顿悟说均对学习进行了解释,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Ⅱ、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网考网试题解析:
Ⅰ、答:这三派心理学家均对学习做出了各自的解释,他们各抒己见、互相攻击,但没有一家学说能说明全部学习过程。现在看来,各家各派的努力对整个心理学都有贡献。有的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有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有关学习理论的看法,由于观点不同、取样不同,以及实验情境难易程度不同,其解释也有差别,但实际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1)从学习过程来看,试误与顿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苛勒所谓的顿悟,是突然解决问题的现象,这只是看到现象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实验中,大猩猩在顿悟之前进行的伸爪试探、玩弄竹竿的活动,其实这也是一种试误行为。由于多次试误,对整个情境的关系逐渐了解,最后能够豁然顿悟。顿悟学习是以先前尝试与错误为基础的。
再看桑代克对猫进行的实验。初进迷笼时,它叫、跳、碰、撞,表现出盲目动作,最后偶然触动杠杆,打开笼门,获得食物。猫的盲目动作是试误行为,而偶然触动杠杆打开笼门就是顿悟。这种尝试——改正——尝试——成功的过程,是尝试与偶然成功,这种偶然成功与苛勒的顿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顿悟是学习的结果,试误是学习的过程,无论人和动物的学习,都包含顿悟与试误两种现象。在顿悟之前一定有试误,在试误之后又顿悟。
(2)从学习情境复杂程度来看。学习情境的难易,以经典条件反射最简单,动物没有试探,铃声之后就有食物。但是,桑代克的疑难笼比苛勒的实验情境复杂,猫必须触动杠杆,门才能打开。斯金纳箱的难易程度介乎于经典条件反射和试误说中的难疑笼之间,箱内只有一个杠杆,老鼠只需简单试探就能够发现按压杠杆与获得食物之间的关系。由于斯金纳的实验,就使过去人为完全不同的几种学习联系起来。
(3)根据以上分析,试误、顿悟、条件反射这几种学说可以统一起来。它们之所以相互攻击,是因为犯了“瞎子摸象”的毛病。其实,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解释学习的全部过程。学习情境简单,学习这智力水平高,必然迅速洞察全局,突然顿悟,这就是顿悟学习。学习情境复杂,学习这智力水又低,当然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学习成功,这是试误学习。情境简单,由于连接而发现其顺序,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情境复杂程度不同,其间要经过一些试探而开始发现其顺序,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试误学习。这样看来,各学说之间没有必然冲突。
Ⅱ、答:(1)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
它的主要特点:①各学科课程,各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自成一体;②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③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这种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知识来组织,以学科作为教学活动单位,这给教材编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顺序就是学科知识的选择、结构、顺序,一切从学科知识体系来考虑。课程目标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教材的编写与审订也相应地分学科进行。从教学看,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的学科课程便于教。一个学科教师,只要掌握了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便可胜任教学。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科课程便于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内容,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相对简单的过程。此外,学科课程还有便于管理、便于评价等长处。正是学科课程的这些长处,使这种传统的课程设计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学科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课程只重视系统学科和学科知识,不注意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学科课程注重于学科知识,而置能力培养与不顾,将获得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其危害日益突出,人们深感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的区别、轻学科的联系,难以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其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动机、需要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课程的组织不是多学科的分科并进,而是综合性的单一课程;课程顺序不考虑逻辑结构,只强调心理结构;课程进度无严格规定,以学生的态度和兴趣的发展变化随意删定。
活动课程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但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即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3)目前,关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的一些观点。一是“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二是“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获得课程成了学科课程的延伸,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活动课程的本义,是不足取的。三是“发展说”,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涵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大数据分析:在此试题本次每日一练练习中:
20%的考友答对了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