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试

解析: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提出哪些假设,才从性状传递的分析中推导出遗传因子

来源:网考网考研 所有评论

【分析解答题】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提出哪些假设,才从性状传递的分析中推导出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请举出三个实例,说明在解释复杂遗传现象时这些假设的局限性。
网考网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解析: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提出了以下假设,才从性状传递的分析中推导出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2)每个植株内有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花冠颜色,另一对控制种子形状……每个植株有许多遗传因子,都是成对的。 3)每一生殖细胞(花粉或卵细胞)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在每对遗传因子中,一个来自父本雄性生殖细胞,一个来自母本雌性生殖细胞。 5)形成生殖细胞时,每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即分离),分别进入生殖细胞中。形成的生殖细胞只得到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6)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一个新个体或合子)是随机的。 7)控制性状的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并且不受别的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例如红花因子和白花因子是同一遗传因子的两种形式,其中红花因子对白花因子为显性,反过来,白花因子对红花因子为隐性。这就是说,植株中一个因子是红花,一个因子是白花时,这个植株表现为红花。两个因子都是红花当然表现为红花。只有两个因子都是白花时,才表现为白花。 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杂种体内的同源染色体必须以均等的机会分离,形成两类配子的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并且两类配子都能良好地发育。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9)受精以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存活率。 10)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 11)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这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在解释复杂遗传现象时这些假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如下: 1)有时控制性状的基因显性作用不完全。A对a为不完全显性时,也就是F 1 表现的性状是双亲的中间型,例如茉莉(Mirabilis jalapa)花色的遗传,红花亲本(AA)和白花亲本(aa)杂交,F 1 (Aa)的花色不是红色,而是粉红色,F 2 群体的基因型分离为1AA:2Aa:1aa,即其中1/4的植株开红花,2/4的植株开粉红花,1/4的植株开白花。由此可知,当相对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时,表现型和其基因型是一致的。 2)有时受精以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不相等的存活率。例如致死基因的存在等。 3)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之间存在遗传连锁现象或存在基因互作现象,如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上位作用及抑制作用等。 document.getElementById("warp").style.display="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ent").style.display="block";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相关推荐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