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考研专业课每日一练(2019/11/1)
【分析解答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抑制创造精神的力量。”你认为,能够促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每日一练:考研专业课每日一练(2019/11/1)
【分析解答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抑制创造精神的力量。”你认为,能够促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在下面提交答题后即可查看答案与试题解析
网考网试题解析:
答:有学者指出,创新性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的素质。所谓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所谓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作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创造性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所谓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执着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获得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主体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主体性发挥的必然。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学。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书本和考试的奴隶,需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的继承型、维持型、守成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多种教学模式。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就是要给学校尤其是学生自主的空间,给学校自主权,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适合的教育机制。当前有三个基本问题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即课程、考试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这些方面也要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任务,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4)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目前教育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人培养成依附人格的人、现实的守成者;一类是把人培养成有独立人格的人、历史的创造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从培养依附人格转变为培养独立人格,从培养现实的守成者转变为培养历史的创造者。影响观念转变的原因除了社会历史原因外,还有我们自身的文化心理原因。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应关注测量和评价的研究,编制出一套符合我国学生特点的测量工具。通过有效的测量来验证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水平,是开发创新性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查看试题解析出处>>
大数据分析:在此试题本次每日一练练习中:
48%的考友答对了
发布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