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习题练习

MPA易错题(2019/3/4)
1题:所有的极地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因而不能产生大量的降雪。近几年来,两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  以上资料最有力地支持了以下哪个结论?
A.如果现在的极地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它的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
B.如果两极地区的气温不断变暖,大量的极地冰将会融化。
C.最近几年,两极地区的降雪实际上是连续不断的。
D.较厚的极地冰与较冷的空气是相互矛盾的。
E.在两极地区,为使雪转化成冰,空气必须特别冷。
【单选题】:        

2题:[案例1]彼得的困惑最近,某航空公司总部流传着以下一则消息:公司总经理彼得想出卖自己的股票,但又想保住自己总经理的职务。传言是这样引起的:彼得为公司制定了两个方案,即一个是把航空公司的附属单位卖掉,另一个是利用公司的现有基础重新振兴发展。彼得曾对这两个方案的利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委托副总经理查理提出一个参考意见。查理为此起草了一份备忘录,随后叫秘书戴安娜打印。戴安娜打印完后到职工咖啡厅去喝咖啡,碰到了另一位副总经理肯特,即把这一秘密报告告诉了他。戴安娜悄悄地对肯特说:“我得到了一个极为轰动的最新消息,彼得和查理准备成立另外一个航空公司。他们虽说不会裁减职工,但是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有所准备啊!”这话又被办公室的通讯员听到了,他马上把这消息告诉了他的上司史蒂夫。史蒂夫又为此事写了一个备忘录给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戴尔,戴尔也加入了他们的联合阵线,认为公司应保证兑现其不裁减职工的诺言。第二天,戴安娜正在打印有关公司发展的两份备忘录,又被路过办公室的财务主管罗斯看到了,罗斯随即跑到财务部说:“我真不敢相信公司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我们要被卖给德尔塔航空公司了,而且要大量裁减职工呢!”这消息传来传去,几天后又传回到总经理彼得的耳朵里。彼得还接到了许多极不友好,甚至敌意的电话和信件。许多员工指责他企图违背诺言而大批解雇工人,也有的员工为能与别的公司联合而感到兴奋,而彼得则被搞得困惑不解。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产生有关彼得传言的关键性人物是()。
A、彼得
B.查理
C.戴安娜
D.戴尔
【单选题】:      

3题:根据公文写作要求,分条列项地指出下列公文文稿的5处错漏,并简述理由。   公告  为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保障本公司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特聘XX市XXX律师事务所赵明、钱红为本公司常年法律顾问。自本启示公告之日起,常年法律顾问负责处理本公司的各项法律事务。  拓展责任有限公司   2003年5月
【分析题】:

4题:[案例3]春都的由盛而衰春都集团的前身是洛阳肉联厂,主要从事生猪收购和屠宰。在企业负责人×××的果断决策下,1987年8月,中国第一根被命名为“春都”的火腿肠在这里诞生,并迅速受到市场青睐,销售额从最初的2亿多元猛增到20多亿元,年创利润2亿多元。成功和金钱使春都的经营者忘乎所以,头脑开始膨胀发热,一心想尽快“做大做强”,当地政府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洛阳制革厂、饮料厂、药厂、木材厂等一大批负债累累、与肉食加工不相干的亏损企业被一起归于春都名下。1988年以后,春都集团先后兼并了11家企业,全资收购了6家企业。与此同时,先后对24家企业进行参股或控股,使集团员工从1 000多人很快突破1万人。通过几年的扩张,春都资产平均每年以近6倍的速度递增,由1987年的3 950万元迅速膨胀到2 969亿元。然而,扩张不但没有为春都带来多少收益,却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于战线过长,春都兼并和收购的17家企业中,半数以上亏损,近半数关门停产;对20多家企业参股或控股的巨大投资也有去无回。春都发家于火腿肠,但在多元化战略下,这一看家本领却被忽视。在人才、技术、设备上有着明显优势,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屠宰工序,却被春都淘汰给了原料供应部门,主营业务大幅萎缩。为在价格竞争中取胜,春都竟然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生产成本,火腿肠的含肉量一度从85%降到15%,以至春都职工把自己生产的火腿肠戏称为“面棍”。春都很快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销量直线下滑,市场占有率从最高时的70%狂跌到不足10%。春都巨大的资金黑洞和奢华更让人吃惊。公司斥资3 000万元在远离生产区的市区收购了旋宫大酒店,用作办公场所,其中一年的吃喝费用就达300多万元,还为各科室和中层以上干部配备了专车。春都与新西兰一家公司搞旅游项目合作,一张白条掷出7万美元,结果项目没搞成,钱也没了踪影。投资外地一家药厂的200多万元资金,对方没忘记,春都的账上却找不到记载。春都经营者曾强烈意识到人才的重要,并一度向社会发出呼唤:“只要是大学生,不管学什么的,统统要!”一些被春都事业吸引的大学生纷纷前来投奔,大学生、研究生一度达到2 000多人。但是,这些研究生、大学生进厂后大多与临时工一样被分配到车间拉板车、干粗活,杀猪卖肉。为了弥补经营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春都的决策者在一些顾问的介绍下,从全国各地物色了一批“算命大师”作为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在春都集团,大到人事任免、投资决策,小到领导出差的方向、办公室门的朝向,都会让“大师”们预测吉凶。一位“算命大师”到春都厂区转了一圈后说,春都一个大门容易堵塞财路,要再建一个。厂里马上新建大门,仅每年多支付门卫的开支就是几十万元。还有一位“大师”为了让春都支持自己在某地的生意,竟然用“国家要迁都”之类的谎言迷惑春都领导。1997年,春都滑坡的势头显露后,全体中层以上干部甚至被安排集体听大师们讲“意念”。春都从定向募集资金搞股份制改造到进行中外合资,从组建企业集团到构建母子公司体制,从资产重组到选择集团公司部分资产重组上市,都一一作了尝试,但始终没有超脱“家长式”的管理,没能阻止其走入困境的步伐。1996年,春都在原来股份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改制和资产重组。从股份公司中分离了国有独资的春都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母公司,再分离成立了14个子公司。疲于改制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遍地开花的技改、新上项目不是停滞,就是夭折。从“七五”到“九五”,春都技改投资高达728亿元,基本没有收益。1998年12月,已是亏损累累的春都集团决定选择集团公司部分资产重组上市,募集资金424亿元。大股东春都集团和上市公司春都食品股份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资产、财务根本没有分开。上市后的第三个月,春都集团就从上市公司抽走募集资金19亿元用于偿还其他债务,此后又陆续“有偿占用”上市公司数笔资金,合计高达33亿元,占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数的80%,从而造成上市公司对公众承诺的10大投资项目成为一纸空文。此时的春都已经完全跌入了困境之中。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春都公司斥资3 000万元在远离生产区的市区购置旋宫大酒店用作办公场所,其决策所依据的是()。
A、事实前提
B.价值前提
C.客观前提
D.效益原则
【单选题】:      

5题:根据医学资料记载,全球癌症的发病率20世纪下半叶比上半叶增长了近10倍,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这说明,20世纪下半叶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经济迅猛发展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失衡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
以下各项,如果是真的,都能削弱上述论证,除了()
A.人类的平均寿命,20世纪初约为30岁,20世纪中叶约为4O岁,目前约为65岁,癌症发病率高的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普遍超过70岁。
B.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死于战争;而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基本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C.高科技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率和这种准确的医疗诊断在世界范围的覆盖率。
D.高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人类预防、早期发现和诊治癌症的能力,有效地延长着癌症病人的生命时间。
E.从世界范围来看,医学资料的覆盖面和保存完好率,20世纪上半叶大约分别只有 20世纪下半叶的 50%和 70%
【单选题】:        

 

您正在结束答题

请确认是否提交试卷?

继续做题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