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的代称)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1、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的作者是( )
A.托马斯莫尔
B.罗伯特格林
C.约翰李利
D.马洛
2、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
B.傅立叶1817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实践“协和村”方案
C.莫尔期望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他认为是不合理的社会
D.欧文、傅立叶等人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并通过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
E.欧文于1929年提出了以“法朗吉”为单位,建设由1500~2000人组成的社区,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