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7/9/21) |
第1题:李某,男,35岁,曾因盗窃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离婚。李某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未得到儿子的监护权。李某入狱前视儿子为宝贝,但现在妻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李某探望儿子,这使李某很难过。他因此经常喝酒麻痹自己,喝醉后神志不清楚时就对别人大发雷霆。最初醉酒后回家只是打骂自己的老父亲,到后来变得以虐待父亲为乐。社会工作者与其接触后决定对此案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何种模式对李某提供服务? 2.在对李某提供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社会工作者应采用怎样的介入策略? |
【分析题】: |
第2题:小王从小就被合法收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养父母逐渐开始虐待小王,其生父母不愿孩子受苦,要求养父母与小王解除收养关系,并获得同意。没过几天养父母上门讨要小王的抚养费10万元,双方就此引起争吵。对于这事,你怎么看?( )
A.小王的生父母应该给养父母10万元钱,毕竟人家抚养了小王 B.小王的生父母可以找人协商少给点 C.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当初收养的时候是养父母自愿的 D.小王的生父母不应该给养父母钱,因为养父母虐待孩子,对小王并不好 |
【单选题】: |
第3题:小李是某大型企业的员工,去年贷款买房,近期物价不断上涨,小李的家庭支出持续增加,而其所在企业目前没有加薪计划,使他感到生活压力倍增,情绪焦虑,为此向社会工作求助,从支持者角色出发,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 )。
A.鼓励小李积极面对困难 B.认同小李的负面情绪 C.劝说小李合理安排开支 D.帮助小李借钱还房贷 |
【单选题】: |
第4题: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依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制定的规章是( )。
A.国家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性法规 |
【单选题】: |
第5题:某家庭有五口人,均为甲市户籍。户主李某,47岁,在甲市某企业工作;李某妻子王某,42岁,在乙市某企业工作;李某儿子,l8岁,在甲市某职业高中上学;李某女儿,10岁,在甲市某小学上学;李某父亲,68岁,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上人员中,可参加甲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 )。
A.李某 B.王某 C.李某儿子 D.李某女儿 E.李某父亲 |
【多选题】: |
第6题: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这体现了功能的哪种类型( )。
A.对社会的功能 B.正功能 C.负功能 D.潜功能 |
【单选题】: |
第7题:在小组工作模式中,强调提升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组员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是( )。
A.发展模式 B.社会目标模式 C.互惠模式 D.治疗模式 |
【单选题】: |
第8题: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已经成熟 B.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各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的内涵不尽相同 C.社会工作伦理是指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 D.社会工作界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是有共识的 |
【单选题】: |
第9题:秦某负责甲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下列秦某日常做法中,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是( )。
A.免费为流动人口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B.对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进行查验 C.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D.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单选题】: |
第10题:居民李丽在一家超市做保洁员,她的丈夫以修鞋谋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的儿子华华上高中一年级,懂事、孝顺,很令李丽夫妇欣慰,但儿子的英语和物理成绩一直不好,他们想请家教帮助儿子提高学习成绩,但却负担不起费用。最近,夫妻俩发现儿子有早恋的苗头,并对此感到非常担心,于是向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小宋求助。
小宋在深入了解了李丽家中的全面情况后,运用心理咨询和个案辅导的方法,帮助华华解决了个人情感方面的困扰;她又联络本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两次为华华辅导英语和物理。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小宋鼓励华华多参与社区团体活动。每个周末,小宋都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把社区中有同样困扰的青少年按照7~10人一个小组的标准,制定团体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看到儿子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李丽脸上又露出了笑容,社区居民也对小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问题】 1.案例中,李丽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什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宋主要运用了哪些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 |
【分析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