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2017/9/27) |
第1题:某社会工作机构的督导老杨发现社会工作者都是“单枪匹马”地负责和执行服务项目,部分社会工作者向老杨反映,“工作中缺乏交流、员工之间关系生疏,一旦发生人事变动,服务项目就会被迫暂停或者终止,影响服务对象的利益”。为此,老杨向机构领导反映情况和建议设立项目小组,每个项目至少有两名员工参与,这种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员工彼此沟通协调改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机构稳定性和凝聚力也日渐增强,其中老杨扮演的是( )。
A.使能者角色 B.教育者角色 C.决策者角色 D.倡导者角色 |
【单选题】: |
第2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主体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省级人民政府 |
【单选题】: |
第3题:关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有( )。
A.定量研究不一定事先设定研究假设,其理论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B.定性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以此发现问题或提出发现问题的新视角 C.定性研究适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境 D.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被视为外人,其研究设计旨在排除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可能影响 E.定量研究的研究设计则灵活变化,可以根据当时情况和研究者的过程感悟,修改、完善 |
【多选题】: |
第4题:为及时发现并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儿童,某市社会救助站启动了“流浪儿童救助月”项目。项目结束后,救助站社会工作者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估,下列内容中,属于效果评估测量范围的有( )。
A.项目推进的方法与技巧 B.社会对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的关注度 C.救助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性 D.救助站参与实施救助项目的人数 E.累计发现并救助流浪儿童的人数 |
【多选题】: |
第5题:国家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包括( )。
A.孕情、环情监测 B.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 C.提供避孕药具、绝育术、人工终止妊娠术 D.未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妇科病的诊治 E.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 |
【多选题】: |
第6题:乐铮,男,48岁,西安某区人,因犯强奸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2015年12月,乐铮刑满释放,因为有剥夺政治权利2年的附加刑,所以,他到西安某区的街道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想认真改造的愿望比较强。可出狱后,他发现父母早已去世四五年了,家里10平米大的一间房住着弟弟一家三口,他根本没法和弟弟一家住,可身上分文没有,又不能去其他地方,加上他现在没户口没身份证,根本找不到工作,而他多年的关节炎也越来越严重。
【问题】 假如你是一位矫正工作者,请根据乐铮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份服务方案。 |
【分析题】: |
第7题:研究者从观察到的资料出发,加以概括,从而解释事物之间的联系,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称为( )过程。
A.假设演绎法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综合法 |
【单选题】: |
第8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囊括了多种社会救助类型,具体包括( )。
A.最低生活保障 B.住房救助 C.就业救助 D.法律援助 E.受灾人员救助 |
【多选题】: |
第9题:小明的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小明非常依赖母亲。期末考试中,小明多门功课不及格,父亲回家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大声责骂儿子:“你这个臭小子,不会读书,只会花钱,都是你妈惯坏的!”小明的母亲对丈夫的行为十分不满,反驳说:“你平时不关心儿子,只会骂他,你赚来的钱他不花谁花!”小明家中存在的主要家庭结构问题包括( )。
A.纠缠 B.倒三角 C.联合对抗 D.疏离 E.三角缠 |
【多选题】: |
第10题:张女士患忧郁症,目前病情稳定,在家康复。但她时常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没有用处,拖累了家人。社会工作者小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为张女士提供服务,希望改善她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此时,小袁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
A.挖掘张女士早期经验以揭示其自责心理的根源 B.帮助张女士发现和理解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C.帮助张女士确认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及其情绪的影响 D.改变张女士所处环境中不利于其他发挥潜能的障碍因素 |
【单选题】: |